6月1日,科技部、教育部公布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结果,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名列其中,成为继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之后沈阳市第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辽宁省第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这是沈北新区与沈阳工程学院合作共建结出的丰硕成果。
共建产学研基地。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是我区唯一省级大学科技园,2016年4月,沈北新区与沈阳工程学院达成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协议,由区政府无偿提供10000平方米沈阳123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市场机制,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截至目前,科技园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44家,毕业44家,其中 “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等20余家。2017-2020年,科技园全口径技工贸总收入近8亿元,年均拉动沈北新增投资约0.5亿元,63.8%的孵化企业与驻区高校有实质性联系,转移转化高校专利技术36项(合计2425.89万元),促成高校40余项科技成果在企业推广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地校合作结硕果。几年来,围绕大学科技园建设,沈北新区与沈阳工程学院施行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围绕智慧电力领域,以园区企业沈阳嘉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为盟主,联合相关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了辽宁嘉越风电物联网产学研联盟,创新市场化产学研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共同编制《沈北新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次合作主办沈北新区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共促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以沈北光电信息产业园为基础,建设了15.5万平方米的沈北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产需精准对接,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无偿提供3000平方米中试基地,引入大学科技园鞠振河教授的沈阳市清洁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用于太阳能轻烃能气电冷热阶梯四联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和轻烃能源及新型纳米二氧化硅母材三防功能在陆军总院方舱医院应用技术的研究;引入大学科技园高阳教授团队,研发“测风声雷达”技术。
未来,沈北新区将与沈阳工程学院深入合作,围绕智慧电力产业,以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延伸打造智慧电力产业园。同时,联合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三方共同组建企业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搭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公益服务平台。通过广泛合作,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促进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