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铁西区召开的贯彻新发展理念,赋能人才新活力,做好三篇大文章——暨“老原新”产业链和数智化时代大变局下的组织薪税与人才管理宣贯和培训工作会议上获悉,铁西区提出改造升级“老字号”,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深度开发“原字号”,对石化等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培育壮大“新字号”,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
据了解,铁西区为贯彻落实市制造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沈阳市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1.0版)》及《沈阳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1.0版)》文件精神,推动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召开本次会议。会议由企业服务中心、工信局、企业家联合会、云慧小镇共同组织,省人力资源协会、沈阳市“老原新”工作专班成员、相关单位、专家及区内产业链链长、成员单位参加。
记者从铁西区工信局了解到,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确定“5个‘老字号’+1个‘原字号’+6个‘新字号’+4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体系。编制“1+3+N”行动方案,“1”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3”是《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改造升级“老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深度开发“原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三个子方案;“N”是《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框图》、《产业链联盟清单》、《企业清单》、《项目清单》、《重大事项清单》等N个行动清单。
编制期间,铁西区邀请辽宁社科院,省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市发改局、工信局、科技局,沈鼓、特变、铸造研究所、化工研究院等19户企业就“三篇文章”组织座谈交流。组织相关部门就“三篇文章”进行专题学习,并针对铁西区特色提出具体要求。多次召开调度会,理清现有“老”“原”“新”基本情况,梳理高质量发展企业、项目情况。
铁西区工信局局长李梅琴说:“依据《专项行动计划》,铁西区工信局协调龙头企业研究制定《联盟章程》、组建沈阳市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数控机床产业创新联盟、市输变电产业创新联盟等12家龙头骨干企业为盟主的12个产业联盟。并建立‘5+1+6+4’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通用机械装产业链备、石化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产业链、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链、电力装备产业链、石油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机器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信息安全、5G基础设施及应用、人工智能和智能传感器等16个产业链。积极发挥产业链链长(政府)与链主(企业)作用,组织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信号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首批产业联盟盟主单位‘走进中科院’,推动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邀请省工信厅、市工信局的专家到特变电工沈变集团公司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剖析、沟通、衔接、推进与落实。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和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召开区内企业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大会。制定配套政策,在原有《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基础上,补充完善支持政策,包括盘活闲置厂房、大数据创新中心、产业链联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研发投入、产业链配套10条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