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到2021年,一位百岁老人,见证了中国从军阀混战、国土沦丧,到自立自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初兴、挫折与发展;学生时代,他参加革命工作,在艰难困苦而又危险的战争年代舍生忘死,救死扶伤;建院、兴院中,他把自已当作建设中的拓荒牛,在医院发展、学科建设中殚精竭虑,留下辛勤耕耘的汗水;他第一批参加援助非洲医疗队,立志做一个白求恩似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白衣战士,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治愈了无数病患。他是中国共产党70年变迁与发展的见证者和贡献者,祖国、医院的发展历程深深地烙刻在他的个人成长中,他就是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建院元老太史琨。
近日,正在医院调养身体的太史琨老人迎来了百岁生日,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为老人专门准备了生日仪式,大家齐声为老人吟唱生日祝福歌,歌声悠扬、场面温馨……他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伟大祖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两个100年目标,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皇姑区精忠街50号(1957年改称为黄河大街二段)曾是沈阳市郊公社的韭菜园,它的周围都是片片菜畦,居民住户寥廖无几,街面是高低不平的土路,刮起风来飞沙走石,下起雨来泥泞不堪,随时可见野兔慌忙逃窜。
1953年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建立结束了这里荒凉的历史。沈阳市卫生局领导调集了沈阳医疗单位的部分医疗骨干充实到四院,接着又陆续分配来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形成了四院的第一批医疗队伍。1948年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7年制的太史琨主任就是其中的一员。
太史琨主任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如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破伤风、结核、气胸、肺脓肿、老慢气的诊断,且精通日、英双语。他亲身经历并参与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组建开院工作,作为医院内科主任,做出了许多前瞻性的重要贡献,他倡导分科系诊疗,为呼吸、循环、消化三大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缺医少药,各种因贫弱而引发的疾病得不到救治,太史昆与众多同道以极大使命感和责任感,夜以继日,辛勤工作,无数患者被他精湛的医术挽回生命,重获新生。上世纪50年代,太史琨主任受组织派遣专门治疗抗美援朝中被美帝国主义细菌战所伤害的战士们,他苦心专研,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挽救了大量年轻战士的生命,也累积了鉴别和治疗各种脑炎、脑膜炎、霍乱、鼠疫等剧性传染病的经验。
1964年,作为首批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员,太史琨为当地百姓治病。
1964年,太史琨作为医疗界精英骨干,第一批参加了援助非洲医疗队,赴坦桑尼亚执行为期三年的医疗援助任务。他立志做一个白求恩似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白衣战士,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治愈了无数病患。桑给巴尔一位已从双腿发展到胸部的瘫痪病人最让他印象深刻。当地医生均认为该患者是脊髓瘤,无法医治。太史主任却凭借经验判断病人系急性脊髓炎引起的瘫痪。从祖国医学中吸收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发挥了作用,经过230次的针灸和按摩、上百次的搀扶练习走路,患者终于能独立行走和上下楼了。出院时患者眼含热泪:“我是一个贫苦农民,没有中国医生,就没有我的今天”。桑给巴尔的群众把此次治愈称为中国医生创造的奇迹。支援期间,太史主任积极开展传帮带,培训了众多当地医务人员。他还广交非洲朋友,为受援国留下了一只“不走的医疗队”,为祖国赢得了很高的荣誉。周恩来总理在非洲访问时专门接见了太史琨同志和医疗队主要成员并合影留念,这也成为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周恩来总理在非洲访问时专门接见了太史琨同志和医疗队主要成员并合影留念(周总理右后为太史昆主任)
太史琨主任在40多年的从医工作中,以其严谨治学,博学多才而斐声沈阳医学界,广受业内同行的尊重和好评。培养一大批医疗骨干人才,遍布各地大江南北,可谓桃李满天下。
离休后,做为一名老党员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只要支部有活动他就参加,在支部组织“七一”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中他和大家一样举起手臂共同宣誓,每到建党纪念日前夕,他都自费购买政治学习书籍材料送给支部的其他党员,展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爱党爱国情怀。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国家有难时他第一时间在老伴儿的陪同下亲自将特殊党费交到四院党组织手中。他说:如果自己再年轻20岁,一定要上前线。他常和同志们讲,他能长寿第一是感谢党,感谢各级党组织对老干部待遇的落实,每到节假日各级领导和同志都能到他的家中或病房慰问看望,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幸福安享晚年;第二是感谢老伴、家人相濡以沫,精心照料无悔陪伴,没有她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1999年和2014年,他遭受直肠肿瘤的折磨,两次进行手术,作为一名与疾病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内科大夫,他毫无畏惧坦然面对,一次次战胜了病魔。如今,他即将迎来自己100岁寿辰。依然保持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依然乐观豁达、诙谐温和。他依然关心国内外形势,还能读书看报,每天收看新闻联播,还能就共同话题与他人探讨分享,他幽默的说:我最爱看的大“报”是人民日报,最爱看的“小报”是参考消息…··· 每当他想起过去的峥嵘岁月,与他并肩战斗工作的战友、同事绝大部分已经故去了,他在感念的同时有着特别的满足感。2019年沈阳市召开第一届全市卫生工作会议,鉴于太史琨在卫生工作中的突出贡献,特授予医学终身成就奖,他说:这是对他最大肯定和极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