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保质提速!”5月19日,记者视频连线沈阳支援营口核酸检测应急医疗队队员时,二组小分队几名队员刚刚走出实验室,“这天真是太热了,还赶上这里的空调不好用,一个班下来就跟水洗的一样。不过我们都是抗疫‘老兵’了,啥困难都能克服。”沈阳支援营口核酸检测应急医疗队队长、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白佳玉称,沈阳医疗队和几家省级医院通力合作,日检查量达到4000管,也就是每天4万人份。
“以老带新”组队
检测流程和方案进行再优化
沈阳支援营口核酸检测应急医疗队于5月15日下午6时左右抵达营口东站。此次他们支援的是营口市中心医院核酸检测中心。“因为其中有些队员曾多次参加过援大连、市疾控的全民核酸检测任务,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核酸检测经验,组队的原则是‘以老带新’,将有实战经验的老队员分派到各组,从而达到规范操作。”队长白佳玉实地考察并与营口市中心医院核酸检测中心负责人刘英进行工作沟通后立即分配任务,将队员们分成三组,12小时一个班次工作,以备大标本量时,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检测任务。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工作,是打赢营口市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环节。医疗队目前采用的10合1混采检测技术,可完全满足大规模人群检测需要。
由于大家首次合作,很多工作习惯不熟悉,这使得前期讨论和学习很重要。应急医疗队副队长、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退役军人总医院检验科郑莹称,组长们在工作群里就标本排列、加样、扩增流程以及6个质控品的排列位置等等问题进行了再次讨论,将检测流程和方案进行再优化。“我们这个团队最小的同事是来自第六人民医院的王禹淏,因为有过之前在疾控支援的经验,小伙子沉着冷静,加样速度快而准,丝毫看不出是一个98年出生的小同志。”
与省级医院通力合作
日检查量达到4万人份
5月17日一大早,检测队伍正式在营口开始核酸检测任务,“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下午3点半‘出舱’,成功地完成了1112管标本的检测,于下午18时将当天数据及时上报。”来自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的逄龙称,“开门红”让大家信心大增。
白佳玉告诉记者,检测工作需要小组成员在各个环节默契配合,每次从实验室出来,队员们都要总结之前合作的不足,再进行流程的优化,分工的再调配。大家的合作和配合越来越默契,检测速度也越来越快,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既定目标。
说起支援这几天遇到的困难,视频那端的队员们笑了,“都是抗‘疫’老兵,没啥克服不了的困难。”郑莹称,核心工作区中必须严格按照三级防护要求操作,屋里没有空调特别闷,每个小组6人要在20平米的核心工作区持续作战五六个小时,“出来时已是深夜,汗水早已湿透衣背,一直闷在橡胶手套中的双手被泡得大了一个‘型号’,有的还起了疹子。但只要看到每一次检测数据的快速和准确无误的检出,大家都笑开了花。我们和省级医院通力合作,日检查量达到4000管,每天4万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