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本溪市明山公安分局北地派出所结合辖区工作实际,,积极当好“四个角色”,真正实现社区警务惠民生、暖民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
一、访民情,做群众的“贴心人”。一是聚焦群众所思,开好警民“共建会”。组织社区民警、辅警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虚心向群众学习、求教、问策,走访群众近2万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00余条。二是聚焦群众所难,开好警民“议事会”。7名社区民警全部兼任所在社区党政班子成员,联合社区定期召开公开议事会,梳理45条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及时解决,化解风险隐患。三是聚焦群众所需,开好警民“联席会”。发放警民联系卡,粘贴民警公示板,建立警民微信群,畅通沟通渠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建立警民互动微信群242余个,吸纳群众2万余人。
二、解民忧,做群众的“服务员”。一是打好预约服务牌。群众事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社区民警,民警对办理事项流程和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55次。二是打好上门服务牌。常态化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入户工作时,对年迈、残疾等特殊群体登记录入,对有需求但出行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三是打好全天服务牌。深化平安网格建设,社区民警或辅警常驻社区警务室办公,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和求助,倾听群众诉求,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三、化民怨,做群众的“和事佬”。一是建立就地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一社区一警组”勤务模式的优势,让民警真正沉入社区,与社区居民委合署办公,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结合“千名民警联系百万群众”活动共同开展入户走访,及时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确保民事纠纷就地解决、矛盾不上缴。二是建立警民联调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联席制度,确保有理有据、有法可依。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室,聘请调解员,与民警联动调解矛盾纠纷,共梳理矛盾纠纷类警情765起,化解率达到99.2%。
四、护民安,做群众的“守护神”。一是组建义务巡逻队。组织发动社区党员、信息员等成立义务巡逻队,开展看楼护院、邻里守望、巡逻防范等群防群治工作,及时发现小区内安全隐患。目前已建立义务巡逻队,在居民小区、大街小巷进行治安巡逻防范230余次。二是构筑群防宣传队。将宣传防范触角延伸至居民小区之中,在社区警务室内外设立安全宣传区,涵盖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多方面内容,引导居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