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目前我国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地区,但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流行,所以此时不管是外出旅行还是与亲友相聚,度过快乐假期的同时大家一定也要注意安全,时刻保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意识,不可掉以轻心。
一、出行安全
五一出行不可避免地需要乘坐公交、地铁、出租、或是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
1.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如果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尽量在后排落座,在外界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开窗通风。
2.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扶杆、车门、厕所门及把手等,触摸后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有条件时及时洗手,或使用手免洗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4.优先采用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购票或付费,并妥善保留旅行信息,以备查询。
二、游玩安全
假期时也常常会去购物、去公园、景点等公共场所,到这些地点时也应注意:
1.如要前往商超、市场、影院等室内公共场所,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配合进行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在场所内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距离,注意手卫生,挑选商品时建议佩戴手套,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尽量减少触碰货架、摊位等公共物品表面;回家后及时洗手;结账时,优先 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2.如果要到公园、景点等游玩,提前了解园区、景区规定,预约门票、服从景区分流疏导措施;入园时要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如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游览,不随地吐痰;随身携带备用口 罩,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戴口罩;尽量使用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式消费和服务;在购票、游览、休息、餐饮等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聚集。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
三、吃喝安全
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在假期愉快玩耍的同时,也应重视饮食的健康、安全:
1.购买食材回家后,尤其是进口冷冻食品,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食品加工前要认真清洗,加工时注意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储存时最好采用保鲜袋独立封闭包装。
2.不食用野生动物、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不喝生水、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就餐时推荐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
3.尽量减少多人聚餐。如果在外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进入餐厅前,要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服从餐厅工作人员管理,在餐厅期间,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如需排队取餐,注意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多人 围桌合餐时,也推荐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减少接触传播病毒的机会;建议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内容参考:《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健康教育手册》、中国疾控中心。
【本期作者】
陈雅梦,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