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总会向往青砖老巷、古屋田野,那些荡漾着大自然纯粹气息的地方。
4月25日,由沈阳日报社与沈阳市文旅局联合举办的“大美沈阳”媒体采风春季行再度起航,这一次本报记者偕新华社辽宁分社、网易辽宁、沈阳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记者走进了新民市。
漫步游赏,用心感受,在新鲜而又热烈的城市之西,感受万象之外的纯粹、悠长。
徜徉古镇,感受岁月的温柔
沿着230国道一路向西,然后驶入北304国道,在景观路30公里处,一座颇具特色的门楼映入眼帘。这里,便是新民行的第一站——锡伯族古镇。古朴淳厚、井然有序,泥巴垒砌的围墙、植物编织的斜顶,徜徉在锡伯族古镇里,入眼的每一帧都带着世外桃源般的味道。
当然,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处锡伯族古镇,已完全成为展现锡伯族生活风貌的旅游点位。虽然历史的洪流、岁月的变迁早已被时光尘封,但置身景区,仍能感受到来自古镇的醇厚。尤其是当身着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热情相迎,讲解着当地古老传说和锡伯族文化特色时,更是鲜气儿十足。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新民市开发了集锡伯族民俗文化发掘传承、蒲河廊道湿地生态保护与景观价值提升、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产品开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就在“锡伯古镇”的坐落地,胡台镇王家河套村里,还育有近万亩河滩湿地,乘荫纳凉、凭栏垂钓,好不自在。
漫步在古镇里,一砖一瓦、一草一花、一房一窗,写满了温柔。
泛舟湖上,一览“一湖碧水半是花”
离开了锡伯族古镇,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新民市兴隆堡镇沿海营子村、紧邻蒲河生态廊道的石油博览园,也是沈阳市唯一的以石油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园区。
对,您没听错,就是那贵如黄金的石油!在博览园里,记者一行才得知,原来咱大沈阳也有油田资源、也可以开采石油。轰鸣的挖掘机正在嘟嘟作业,地下那密密织就的输油管线就连通着抚顺……
登车再向西行,不多会儿,就来到了有着“小西湖”、中国荷花之乡美誉的仙子湖。
2001年,仙子湖是由国测集团投资兴建,2003年5月开始接待游客并被评为AAA级景区。园区占地6.71平方公里,景区内湖水清澈、翠鸟翱翔、荷花映日、芦苇茫茫,以五千亩百年野生荷花著称,联体面积居全国之首,极具江南水乡之风韵。多年来,仙子湖以它恬静、优美的自然风韵备受沈阳及周边城市游客的青睐。每逢6月荷花盛开的时节,游人或漫步湖堤,或泛舟湖上,一览“一湖碧水半是花”的景象,那份心旷神怡与陶醉满足,绝对是在别处寻不得的。
只不过,记者途经此地时还未到荷花盛开的季节。虽然没看到那醉入眼眸的荷花盛景,有少许遗憾,但满目的碧波荡漾,还是给人回归自然的欣慰之情。
策马奔驰,把依恋揉进记忆里
从仙子湖景区走出,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一片宽阔的空场。不远处,马蹄声声、乐曲悠扬,气势颇有游牧民族的粗犷随性。这里就是新民市北郊蒋屯村的柳河马业。因紧邻柳河(辽河一级支流),马业由此得名。
随着马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柳河马业也慢慢向专业靠拢。据介绍,目前园区内更配备了80间室内马房,拥有阿拉伯马、纯血马、盎格鲁马、夸特马、弗里斯兰马、吉普赛花马等各类马匹,对外承接各项专业赛事及专业的马匹调训。
当记者一行进入马厩时,一匹匹气宇轩昂的高贵马儿被脚步声吸引,纷纷探出头来。与记忆中草原上的马不同的是,马场里的马匹性情都十分温顺,见到有人靠近不仅不害怕,还纷纷探出头来,任由来者抚摸,憨态可掬。
都说马自古就是人类的朋友,在这里,当记者一行试着给马儿们喂食时,它们甚至还会跟着记者前行,一双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满是不舍。为了展示风采,工作人员还为记者一行带来了马术表演,只见马儿们飒爽英姿,走起路来都像踩着节拍一样轻快。一边观察马术表演,一边试骑马儿狂飙……记者一行不由得沉浸在马蹄声中,不由自主。
虽有些意犹未尽,但一想到还有更美的景致在不远处等待,记者一行又匆匆登上大巴车,继续向西驶去。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沈阳三农博览园(新民文化博览园)。
沈阳三农博览园以景观美、展馆多、文化内涵丰富、科技含量高闻名全国。馆内现有30余个展览馆,10余处景观,是一座集民俗、历史、警示、戏曲、名人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全国唯一的特色旅游景区。是不是光听到这么多的“之最”,就已经感到眩目啦!博览园内的不同展馆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而且趣味十足。唯一的小提示就是,要来此地打卡,一定留足了时间。因为,短短地体验后,“来了就不想走”“没玩够”的念头,填满了记者的全部思绪。
【彩蛋】梨花节、温泉水 同样不容错过
其实,每次跟随记者行的队伍出游,在探寻沈城周边的精彩点位后,“此行意犹未尽、希望还能再来!”的念头都会久久无法消散。
当我们走出高楼广厦的城市空间,亲密地融入大自然后,除领略不同的风光外,让记者一行更真切地体会到大沈阳的包容与璀璨。
新民之行的感受,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