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宽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全县动员抓创建
4月13日,宽甸满族自治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刘希明、曲俊清、原宝忠等县领导参加会议。
县委书记刘希明在会上讲话,要求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创城工作的责任感,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同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要按照时间节点,设定阶段性目标,努力达到省级文明城标兵,在这个基础上进入全国文明城提名城市行列。
至此,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城市创建在宽甸展开。
调研督导抓创建
4月21日,县委书记刘希明召集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综合执法中心、县公安局、县交警大队、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服务中心、县财政局8个职能部门以及县创城办深入北方山奇大市场、客运站广场、西滨河桥等重要点位进行实地查看,并对城区主要街路进行了巡查。
刘希明书记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做出指示,他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立即行动,扎实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要以百姓满意为标准,以百姓需求为切入点,认真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要优化城市管理制度,引导百姓树立主人翁意识,当好主人,管好建好城市,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
调研督导,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划清了责任,为创城工作的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
部门联动抓创建
县创城办
4月16日至20日,县创城办联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对全县213个点位进行了督查,按照测评标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职能部门,限期整改。
4月22日,对刘希明书记在调研中指出的重点问题已反馈至县政府办公室,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开展“我为创建做点事”、“文明使者在行动”、争当创城监督员 对不文明行为说“不”——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征集活动,发动广大市民通过手机、相机等设备随时随地把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用镜头记录下来。通过对不文明现象的曝光、监督,倡导文明风尚,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广大市民积极争做“文明有礼宽甸人”。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召开了创城工作调度会议,认真解读《宽甸满族自治县2021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测评标准进行整改,确保工作无死角无漏洞。会后,相关科室和基层所立即展开工作,深入辖区内5家农贸市场、餐饮单位、食堂等重点领域展开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创城工作任务。
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心
对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严厉查处城市“六乱”现象。店外经营全部退店管理;规范管理老供电局小广场山野菜售卖行为;逐条路街拆除私搭乱建及塑料棚厦;取缔私搭乱挂条幅、落地牌匾、残损对联;取缔占道搭灶生火、露天蒸煮食物行为。截止目前,扣缴各类经营车辆21台、扣缴各类物品200余件,共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单》206份。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规范车辆的静态停放秩序,清理占用停车泊位的障碍物,教育沿街商户不得擅自占用公共停车位。本周累计劝导横穿马路行为19起,清理违停车辆、占用车位20起,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80起。县公安局继续增派执勤警力,加大日常巡逻力度和巡逻范围,持续做好整治工作,确保宽甸县交通形象全面提升。
县商务服务中心
积极推进商贸领域各项创建标准的落实和提升。近日,对北方山奇大市场、家和一百超市、新世纪购物中心、天都商城等10个点位开展集中检查整治工作。在这次检查中,大型商场、超市存在的共性问题有5处,一是没有在显著位置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二是行业规范制度没有上墙,三是商场入口处显著位置没有设置公益广告,四是没有设置母婴室,五是没有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梳理,对不达标的问题现场督办并提出整改时限。同时,将不定期开展检查、抽查,并加强对点位负责人的培训指导和思想引导,做到从认识上提升、从根本上落实。
县水利局
召开了河道垃圾清理专项工作动员大会,把4月6日至5月6日作为“清理垃圾攻坚月”,积极参加清理行动,人工捡拾配合机械作业,水面漂浮物、岸边灌木丛上的白色垃圾、岸边或桥下垃圾堆都已经清理干净,河道卫生环境初显成效。成立22个乡镇河道垃圾清理工作督导组,联合县河长办对各乡镇清理行动进行督查。截止4月22日12时,共计排查75处河道垃圾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做到清理全覆盖,无死角。
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积极规划设计各街路建设,购置修补道路材料,从26日开始对城区内破损的道路进行维护养护;对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基础保证。
乡镇合力抓创建
全县22个乡镇结合“爱国卫生清洁月”和“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大家清理小广告、清除越冬垃圾、整治河道、美化环境,使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