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群众财产不受侵犯。本溪市明山公安分局卧龙派出所针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多形式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着力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切实筑牢群众防线这个根本要素,有效扼制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态势。
——创新宣传方式
一是窗口宣传面对面。利用户籍窗口接触群众广泛,同群众有直接交流这一特点,将业务办理与防范宣传有机结合,把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发案规律特点及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方式制作成各类宣传单页,在群众办理业务时随同发放,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自防意识和能力。二是多方合作共努力。在银行、ATM机旁张贴警方防诈骗提示,强化银行工作人员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认知度和敏感度,提高诈骗汇款发现率、拦截率,加强源头堵拦,把好重要关口。定期向居民群众发送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公布此类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作案方式以及识别、防范的技巧,引导群众向身边家人、朋友“扩散”防骗知识。
——扩大宣传对象
一是紧盯居民群体。针对社区老年人、农民工、家庭妇女等高危群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辨别能力较差等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及时给予提示防范。制作写有社区民警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的警民联系卡,在村委会醒目位置张贴,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求助。二是紧盯员工群体。以闲散资金较多、投资意识强、防诈骗意识相对较弱的企业管理人员为重点,通过“上门宣传、集中宣讲”等方式开展防诈骗宣传。三是紧盯学生群体。利用周末假期时间,社区民警按照辖区实际情况,定期联合网格员深入辖区,对社会阅历相对浅薄、防范意识较为简单的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并采取互动,解答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辨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能力。
——丰富宣传内容
一是提升丰富性,帮助理解掌握。将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列、常用手段,日常预防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片编制成宣传手册、宣传彩页、书签等,通过户籍室以及走访等形式,发放到群众手中,实现群众喜闻乐见。对低龄学生、老年人等理解能力较弱的群体,尽可能地减少文字宣传,多配以卡通图片等方式开展宣传,提升理解掌握能力。二是注重灵活性,补齐宣传盲区。在日常接处警、入户走访、巡逻防范等工作中开展随机宣传,并根据群众提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防范建议。将多家街面店铺、小超市纳入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其位置佳、顾客多的优势条件,让过往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对辖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众,由派出所民警分片包干,以强化防范责任和能力为重点,对其监护人开展集中宣传,确保被监护人的财产安全。三是突出新颖性,满足群众需要。进一步筑牢“自媒体+微警务”宣传防线,主动适应“自媒体”时代,围绕反诈防诈主题内容,精心制作视频以及宣传海报,通过抖音等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引导网友反诈防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