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行愉快教育,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像童年!”沈阳铁路第五小学校长于莹说。
日前,省教育厅开展2021年辽宁省中小学领航校长评选工作,评出50名中小学领航校长。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充分发挥优秀中小学校长在学生减负、集团化办学、特色办学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获奖校长都有哪些好做法?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获奖校长所在学校有哪些宝贵经验?本报记者采访了辽宁省中小学领航校长、沈阳铁路第五小学校长于莹。
辽宁日报:请介绍一下学校的愉快教育改革情况。
于莹:沈阳铁路第五小学一直致力于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前提的愉快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成为在辽宁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我从1992年来到学校至今已有29年,经历了愉快教育最主要的发展阶段。从2004年走上校长岗位,至今已满17年,这一路踏实稳健前行,不断创新践行着“减负·提质”的实践路径,不断丰富着愉快教育思想体系,不断实现着我作为校长的目标和追求——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学校不断切换实践视角,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发展愉快教育为主题,以提升课程质量为主线,以减轻学业负担为前提,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全面富有个性学生为目标”的行动策略。
辽宁日报:愉快教育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于莹:我们提出的愉快教育,不是教育模式上的修修改改,而是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是从培养“人”的基本点出发,进行的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它是以尊重学生为教育前提,为学生建构“适切的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学校无论在课堂上、课程上的改革,还是评价上创新,都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比如,学校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在校完成训练内容,那么解放出来的时间做什么?我们课后引导学生和家长读好“有字书”和“无字书”。“无字书”就是听广播、读报纸、看新闻等等,这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从小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的情怀。再比如,学校不读死书,致力于解放孩子的空间,开展研学课程,带领学生走进沈阳各大博物馆、走进学农基地和沈阳各类大学,以及为学生开设可供选择的近70种各类社团,这些做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孩子们在五小的校园里,快乐、自主的成长,他们的人格更健全,他们的身心更健康,处处洋溢着阳光和自信。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可。
回顾这些年的“愉快教育”之路,铁路五校已发展成为三校五址的集团化品牌学校。学校推行的愉快教育改革被评为“辽宁省基础教育领域十大有影响的教育改革项目”。学校多次在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现场会上介绍办学经验。
学校近年来荣获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地校、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省校本研训先进单位、省体育艺术“2+1”示范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科研兴校百强校、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沈阳铁路第五小学“六悦”文化
悦励管理:追根溯源,回归教育原点
学校建立健全学校民主制度,依法制定和修订学校章程,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围绕“让每个儿童全面、丰富而有个性发展”的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相继提出了“让儿童成为儿童,让童年更像童年”等一系列改革目标和办学举措,制定了教育策略和行动方略,为学校持续建构全视角、高品质愉快教育明确方向。
悦动课堂:把握关键,提高教育质量
优化教学策略,从提升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入手,探索“轻负高质”的教学路径。从教师“如何教”的视角,构建悦动课堂,探索形成了“345”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如何学”的视角,构建智慧课堂,着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核心就是要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构建更有质量的主体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思起来、问起来、辩起来、动起来,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形成“问题让学生提出;知识让学生探索;规律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归纳;效果让学生评价”的教学新格局。
悦享课程:重建结构,提升综合素养
学校依据课程改革实施纲要,重建课程结构,在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基础上,构建了“悦享”课程体系。在学校总体办学目标下,进一步明确学校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任务。,提出了“把素养的种子根植在儿童心中”的课程理念,重新规划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具有铁路五校特色标志的“四大品牌”课程等。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改变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悦纳评价:丰富视角,促进全面发展
丰富评价视角,重构评价体系,改变传统 “唯分数”评价方式。建立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悦纳”评价体系。坚持五育并举,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悦纳”评价体系。研究制定了“333操作策略”,即测评内容“三”种类型(知识、能力、素养);测评任务“三”个层面(学校、年组、班级);测评路径“三”种方式(笔试、口试、操作)。通过这样的做法,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达到节节清、段段清,减轻了学生精神压力。
此外,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了“悦研”师训制度等,以提高教师课改能力为研训目标,建设了一支名优高质的研究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