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书房开进银行,根据周边居民年龄、文化层次特点,量身订制书籍类别,实现图书24小时漂流,这便是沈阳市于洪区政府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15分钟阅读文化圈”的一项民生工程。
4月21日,辽宁首批设在银行的城市书房,在位于沈阳市于洪区的工商银行春天支行和黄海路支行启动,此举是当地政府与当地工商银行达成的“在银行网点中嵌入阅读文化元素”的战略合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受银行办公空间限制,这家名为“有间书房”的城市书房面积并不大,但由于其位于城市居民密集区,居民到银行办事,或者出了家门口,顺便就能来到城市书房,随时随地阅读,书没看完,还可以借走。书房门口还设置了少儿学习一体机,内设动画片、绘本故事、诗歌、儿歌等10多个选项,想看什么绘本和动画片,可以随意选择,而且家长可以扫描二维码把没看完的各类故事和动画片等“带”回家中。
当地政府还在工商银行另一处营业网点设置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城市书房。该书房的亮点,一是不仅有好书,还有读书沙龙、非遗体验、文化雅集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二是24小时自助取款处设置了24小时漂流书房,市民可以把自家看完的书,捐赠到这里来漂流。现场会有专职人员对图书进行登记造册、整理消杀。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图书捐赠点位,还可以让附近居民实现“随心读、随时读”,为附近居民创造“阅享空间”,打造当地的“城市名片”。
沈阳市于洪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当地政府迈出了社会力量共建城市书房的关键一步,企业出场地、出服务,不仅为政府解了压,还盘活了社会资源,实现了城市书房共建共享。
城市书房体系建成后,于洪全区将实现图书馆通借通还,初步实现于洪图书总分馆制模式,有效解决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公共阅读融入百姓生活,提高图书馆的社会认知程度。未来,于洪区将以这两个书房为基础,以点带面,建设更多主题、更加多样的城市书房,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