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公布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辽宁省规划了48类(个)重大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涵盖风电、光伏、核电、抽水蓄能、天然气、氢能和清洁取暖等领域。
4月20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房勇介绍,预计到2025年,辽宁省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50%,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超过50%。
据悉,“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非化石能源装机由1248万千瓦增加到了2194万千瓦,装机比重由29%提高到了37%,发电量比重由18%提高到了31%;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达99.2%。
据介绍,辽宁省将优先发展风电光伏,按照市场化原则加速推进风能和光能资源配置,分三批推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重点项目。预计到“十四五”末期,辽宁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由1400万千瓦增加到3000万千瓦以上,可替代1625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4223万吨。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电能量密度大、基荷电力稳定、长期运行成本低,随着三代技术的普及和四代技术的发展,安全水平全面提升。辽宁省沿海核电厂址资源相对丰富,按照在建一批、新开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辽宁省将加快推进大连红沿河、葫芦岛徐大堡和大连庄河等核电项目。预计到2030年,全省核电装机容量将有望达到1464万千瓦,可替代2921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7595万吨。
同时,围绕清洁能源布局,辽宁省在电网建设方面的投资将达到700亿元,主要用于加强500千伏主干网架建设,优化220千伏电网结构,提高电力安全保障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十四五”实施的22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将有半数以上用于支持清洁能源消纳。
此外,辽宁省还将进一步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辽河储气库群和沿海地区LNG接收站项目,采取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大力推进清洁取暖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