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省、市党史学习教育提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号召,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以持续开展“强党建、亮承诺、比服务、优环境”工作为抓手,带着感情和温度倾听诉求,努力把“方便”让给群众和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以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办实事,着力打造一支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发挥作用显著的党员先锋队伍,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耐心解答
市营商局审批改革处党支部
开创“三会”审批服务新模式
从取得不动产权证开始到办齐“四证一书”仅耗时不到2个工作日,2020年12月15日,“沈阳鑫盛”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在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配合下,提前办结施工许可,成为沈北新区政务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的典型案例,也是“三会”审批服务新模式施行以来的典型事例。
近年来,市营商局审批改革处党支部聚焦市场主体在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遇到的了解政策难、协调推进繁琐、诉求通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在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建立审前见面会、审中协调会、审后总结会的“三会”服务新模式:凡进入联合审批平台的建设项目,建立审批前统一辅导的工作机制,支部党员提前介入,会同相关审批部门组织审前见面会,为项目单位提供审前辅导;项目进入审批阶段后,采用主动跟踪+及时响应的方式,会商解决项目单位遇到的各类问题;项目完成全部审批后,主动回访项目单位,开展满意度调查、征求建议意见,对项目审批全流程进行总结。
实施“三会”服务模式后,企业和项目负责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省心、省力、省时、省事。“三会”服务模式实施以来,市营商局审批改革处共召开审前会议600余次,建立项目管家微信群600余个,召开协调会议500余次,回访项目单位1300余次,搜集归纳项目单位建议意见300余条,总结形成推进改革举措200余条,为千余个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多维度、立体化的服务,得到项目单位一致好评,项目单位满意率100%。
先锋岗台
市商务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
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5%以上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把备案手续办下来,真是为我们企业解决了大难题!”今年初,沈阳科林斯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陷入了困境。由于经营的特殊性,企业作为特许人难以取得教育部颁发的许可。市商务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靠前服务,及时与国家商务部服贸司领导和专业法律顾问咨询、沟通,研究解决途径,指派专人指导企业完善申报要件,最终实现了受理2日内顺利完成备案,受到企业负责人的认可和赞誉。
市商务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始终秉承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宗旨,大力研究创新服务企业新模式、新机制,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畅通办事渠道、下沉主动服务、化解企业难题。党支部以“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总揽,以“四减四同”“全程网办”改革为抓手,挖掘简政放权工作深度;以营商环境便利化为目标,拓展线上线下融通广度;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核心,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温度;以更优质的政务服务,打造更优良的营商环境。年初以来,市商务局行政审批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5%以上,核减企业提供证明事项要件77条,实现审批事项全程网办。
深入一线
市卫健委审批处党支部
今年已完成7家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审批
“您好,我们企业想建设一处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但对相关政策不太熟悉,而且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能否请求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今年3月,市卫健委审批处党支部收到了沈阳慈济实业有限公司的这一诉求。
为了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市卫健委审批处党支部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从图纸设计入手,多次组织院感防控、医疗、护理、基建等十余名有关专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选址、布局流程、院感防控、设施设备等多方面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避免了企业出现因布局不合理而拆改、延长建设周期等问题,进而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中心建设过程中,支部党员利用微信、电话、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给予政策咨询和解答,从执业登记申请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发放,帮助企业完成消毒供应中心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在执业登记评审时一次性通过专家评审,并顺利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据介绍,疫情期间,对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许可事项,市卫健委审批处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坚持节假日不休息,开启应急审批机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采取网上办理、特事特办、全程服务、免费邮寄等多种措施,高效办理相关许可审批。目前,已累计为72家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完成96家企业消毒产品生产卫生许可的发放,完成146家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的报告备案。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审批处高效完成沈阳瑞康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沈阳中荷医院、沈阳东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7家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审批,批准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有限公司互联网医院开诊运营,以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的独特优势,方便慢性病患者就医。
专业服务
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政策信息咨询部党支部
医保业务“最多跑一次”“一窗办”
“我单位员工多,办理医保业务种类也多,以前需要到参保、生育、零星报销及社保卡等多个窗口重复排队,每次都得小半天,现在一个窗口搞定所有业务。这个改革太好了,给沈阳市政府点赞,给沈阳市医保点赞!”近日,沈飞集团经办员陈先生到市医保中心窗口办理业务时,对医保中心“一窗办”服务模式给予肯定和赞扬。
记者了解到,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政策信息咨询部党支部从优化对外服务事项入手,彻底打破业务类别及窗口限制,通过最大化精简办事手续和流程,努力探索沈阳医保“一窗办”模式和医保对外事项的一站式标准化服务,实现服务“六统一”,即统一事项名称、统一办理材料、统一办理时限、统一办理环节、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解释口径。截至目前,该支部将原来涉及7个部门的230项对外服务事项精简整合为71项,35个单一业务服务窗口合并整合为15个综合服务窗口。与此同时,开展窗口工作人员全业务培训,统一服务标准,开通服务事项容缺办和承诺办,确保办事群众办理医保业务时“最多跑一次”,形成“一窗办”综合服务环岛,全心全意为办事群众打造舒心的服务环境。目前,市医保中心和11个医保分中心已全部开展“一窗办”服务,服务水平和效能得到了整体提升,成功打造了各区、县(市)一体的医保集成连锁式线下服务新模式。
热情指导
沈阳联通渠道运营中心党总支
打造“窗口+小区+线上”全方位服务模式
便民、利民、为民,一直以来都是沈阳联通渠道运营中心党总支的服务宗旨。为了充分发挥窗口服务单位的优势,该支部开展岗位练兵,以此提升营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并形成“窗口+小区+线上”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开启窗口服务模式,指的是在全市营业厅开设“城市职工之家”57处,为市政一线人员提供热水和休息环境,提供图书报刊架、医药箱、针线包等便民设施,开设“通信博览馆”和通信知识讲堂,手把手教会老年人使用视频通话、缴纳水电煤气费、查询公交线路等生活小程序,同时还开设“母婴小屋”11处,为母婴提供方便。
开启小区服务模式,通过开展共产党员亮身份等活动,组织智慧家庭工程师带头进小区为居民办业务、解难题,免费提供网络测速等信息服务,先后在400多个小区开展活动3000余场,服务居民10万余户,使群众亲身感受到服务进家门的便利。
开启线上服务模式,即充分利用手机营业厅自有APP平台,快捷方便为客户服务,同时打造“联通盛京直播间”线上直播平台,联合政府开展了8场科技兴农扶贫主题直播,为农民带货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