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夜里编辑,这是沈阳政闻部采编人员的日常。部门员工一共12个人,其中11个是党员,另1个是入党积极份子。切实做到了“将支部建在连上”。
政闻部记者主要负责沈阳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政务活动报道及市委主要部门和全市群团组织的新闻报道工作。主动站在全市振兴发展大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筑牢党报宣传舆论阵地。
尽管全部都在采编一线,工作任务重,但都能主动自觉学习,千方百计解决工学矛盾,利用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在各大机关的会议中学习党的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以及支部微信群等方式,始终抓紧学习不放松。争取先学一步,学高一层,学深一层。
支部凝聚力强,全体党员攻坚克难,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市“两会”和抗击疫情等各项重点报道任务,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多次做出批示和表扬。
新闻人的苦和累都来不及说,因为工作总是一件接一件,甚至一边跑一边调整呼吸……
李海英同志,作为一名有着31年新闻龄、32年党龄的政务报道一线记者,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步进入战时状态,启动了昼夜兼程、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的高强度作战模式。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58天保持16小时以上废寝忘食的高强度工作。凌晨3点半才到家,清早6点不到又出发。
仅从1月25日正月初一至2月9日沈阳人最为紧张的16天时间里,去了沈阳北站、公交枢纽车站、3个地铁站、机场、定点医院六院、四院北陵院区、发热门诊,7家防控物资生产及重点企业、20多个有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社区、5个居民小区和10个乡镇村庄,哪里危险,就去哪里,哪里是疫情防控最前沿,就在哪里现身……
她以一名共产党人的无私和无畏,用责任与担当,经受住了疫情对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脚力、体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综合大考。
李海英说,仅仅是以普通口罩作为护身符就进入第六医院的疫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心里也想打退堂鼓,但是,想起入党誓言,就是刀山火海也得冲!
政闻部的另一位记者韩冰同志,在疫情期间先后深入定点医院、机场、火车站、社区、农村等抗疫一线进行现场采访报道,从大年三十起连续不分昼夜持续奋战五十余天,及时准确地将采写的全市疫情防控情况等新闻报道通过报纸、微信、微博和手机APP客户端等媒体平台予以播报刊发,回应社会关切,引发全网热传。紧急采写的沈阳市疫情防控综述《战疫!沈阳在行动》获评2020年沈阳新闻奖特别贡献奖。推荐报送的《沈阳市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平台》从全国354个社区抗疫智能化案例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城乡社区抗疫“智能化”优秀案例。
没有人生而勇敢,只是选择了无畏。部门主任刘妮说:“疫情期间大家全力以赴不计安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岗位要求如此。这份信念历久弥坚。如果我们不尽责任,会对不起很多人。作为新闻工作者,这个社会需要你承担的时候,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