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年努力,辽宁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6.3万户,新增注册资本6300亿元。2020年,辽宁自贸试验区“四上”企业营业收入2819亿元,营业利润197亿元,均为成立前的两倍;财税收入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均为成立前的四倍。新签约落地重大项目256项,其中已落成投产119项。
昨日,辽宁省商务厅就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运营四年来的有关情况和重要成果进行了新闻发布。
首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全面完成
到去年底,国家《总体方案》中赋予辽宁自贸试验区的123项试点任务100%全部完成。据国内外知名机构评估报告显示,123项试验任务中,有89项任务完成效果突出。
一批“辽字号”制度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四年来,辽宁自贸试验区创造了113项改革创新经验经省政府批准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12项实践效果突出的创新经验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复制推广。
特别是2020年,国务院发文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国家第六批37项改革创新经验中,我省推出的“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飞机行业内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便捷调拨监管模式”“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多领域实施‘包容免罚’清单模式”“出版物发行业务许可与网络发行备案联办制度“等5项创新经验入选,入选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各自贸试验区中位居前列。
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桥头堡”
辽宁自贸试验区积极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桥头堡”,东北亚外资企业占全部入驻外资企业的31.6%。
沈阳片区建立东北亚创新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开通沈阳至韩国全货机业务,建设日本爱媛县制造业产品展示中心;大连片区深耕日韩,建设日韩商品集散中心和分拨基地,推动松下电池二期三期、东芝机车动力电池、日本食品交易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营口片区强化与日、韩、俄对接合作,积极建设中欧班列回程终点集散地、日韩产品加工贸易区和跨境生鲜国际供应链中心,打造东北亚跨境商品集散中心。
着力构建连接亚欧的海陆空大通道,沈阳片区开通了至旧金山、伦敦、洛杉矶三条跨境电商定班国际货运包机;大连片区采用冷链直送终端运输模式,为大宗易腐货物长距离运输提供了解决方案;营口片区帮助企业取得欧盟食品认证,进军欧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