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损路沟壑填充、枯死树腾挪培新、蛛网线重新排布、乱停车大为改观……
短短半个月,在“路长制”引领下,于洪区的洪湖南街“一天一个样、每天不一样”。“我在这住了七年,这半个月的变化是最大的,现在这路看着透亮多了……”太湖社区居民程忠伟感慨道。
4月6日,记者跟随于洪区迎宾路街道办事处的一、二、三级路长,踏路巡街,实地见证城市精细化管理下的“街路变革”。
实地见证1530米道路的“精细成长”
城建馨苑小区门口,几位环卫工人正在涂刷墙上的污渍。“涂抹得一定要细致些,立面保持整洁、不要留下污渍痕迹……”工人们彼此叮咛着。
下午2时整,迎宾路街道主任、主管副主任及城管科科长、社区主任,与各级路长如约集合,一行人踏上了巡街之路。
“我们现在三级路长和巡查员、监督员是全天候巡视路面,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将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逐级汇报至上级路长并同时将问题上报至数字化城管网络平台。”迎宾路街道主任都曌告诉记者,“我们街道辖区内道路83条,洪湖南街被当成打造示范路的代表。”
迎宾路街道参照了沈阳市的规范标准,从品质细节严格把关。“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和渗透,让我们从思维上发生了转变。以前很多细节疏于管理、权责不明,而现在,路长制的实施,让所有问题都找到了归处。”二级路长王奎艳说。
“水源地东侧树上有三个塑料袋,请城管部门帮忙解决……”巡路途中,只要发现问题,路长们第一时间拿起电话,沟通联络,协调解决,拍照留痕,建立台账。
边走边看,随手捡拾,成为路长们的新习惯。“前几天我们刚刚清理完水源地内侧的垃圾,虽然不在我们路面上,但是隔着透视铁艺墙看到垃圾,影响环境的美观,我们也得督促产权单位即刻整改并跟踪其实施进度。”
创新实践 AB制路长 保证活儿不落地
于洪区迎宾路街道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城市管理工作,以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今天我们三位一起巡路,但是这条示范路的责任路长一共有6位……”创新设置“AB制路长”,加强锁定双保险。都曌进一步解释道:“以洪湖南街为例,我们的街道党工委书记是一级路长的A角,我是B角。主管副主任是二级路长的A角,包片副处级领导是B角。城管科科长是三级路长的A角,社区主任是B角。”
“我们实行AB角工作制,有助于防止因人员缺位导致的运转不畅,有助于调动人力物力应对某些紧急情况,有助于系统精细地实现城市高效管理。实行AB角工作制相当于加上双保险,给上级部门更多灵活调配的空间。”
未来,迎宾路街道将在83条街路上全部推行“AB制路长”,保证活儿不落地。
最大收获 “吹哨对象” 做到心中有数
三位路长行至黄海公园附近时,告诉记者:“刚开始遇到问题后,冲谁吹哨就是一个难题。”
就在巡路的过程中,城管科科长手机一直在滴滴提示不停,路长工作群实时传递着工作前线的第一动态。“3月17日,我们正式建群,当时只有9个人,现在群里已经扩充到89人了,电信、网通、城建、消防等部门都被我们拉到了路队中,在路长制的推进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团队逐渐壮大,责任也越来越明晰。”
“打造示范路的进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迎宾路街道城管科科长肖维峰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通过与各个部门的联动,我们明确了吹哨对象,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哨响即应,分工协作。”这已经成为于洪精细化管理的新常态。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
通讯员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