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经营、方砖破损、宣传栏污损、垃圾容器损坏……这些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在“路长制”运行下,迅速得以解决。4月1日,记者在沈北新区城管局采访获悉,该区自3月28日全面启动“路长制”以来,街道吹哨解决问题480个,治理效果显著。
全市“路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沈北新区迅速制定了《沈北新区路长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畅通沟通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在5个建成区街道、38个社区中划分348个责任路段,共设置一级路长6名、二级路长31名、三级路长348名,巡查员及监督员453名,同时将城管(环卫、市政、绿化)、建设、交警、执法等8个部门257名人员全部充实到路队,与街道紧密配合,协调处理行业问题。
为使街道真正发挥起城市精细化管理主体作用,沈北新区大胆向固有体制机制开刀,向街道赋权赋责赋能,将城市管理各方力量下沉至街道,赋予街道指挥权,全面实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街道对路长发现的问题,直接调度相关行业部门进行整改。同时,赋予街道监督考核权,街道每月对行业部门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报区精细办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成绩。
记者了解到, 在“路长制”实施过程中,沈北新区边推进、边探索、边完善,区精细办实行“日巡查、日汇总、周通报、月考核、督落实”工作机制和问题销号制度。每天清晨6点开始,区级领导带队上路晨检,确保“路长制”在实施中真正发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