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解意,三月桃花寄。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燕归来,轻轻推动春的门扉,唤醒了人间最美的时节。
春季三候
一候,玄鸟至
“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
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
二候,雷乃发生
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
三候始电
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春季养生
1、情志宜宣泄有度
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在保持心境开朗的时候,注意保持情绪的平衡,即情绪既要发泄,也要有节制。心中有怒火,当发泄出来,但不能一发而不可收拾;心中有喜悦,要由衷表达出来,但不能喧笑无度。
2、起居宜节律有常
起居方面仍可遵守《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养生总则,比冬天睡得稍晚一点,起得稍早一点,漫步缓行。衣着上要根据寒热适时增减,以“下厚上薄”为宜,做到“勿寒极,勿太热”,而且衣服当宽松柔软以顺应春天生发舒展的特性。
3、饮食宜寒热均衡
初春时节大自然阴阳平和,人们在饮食上也当力求中和,保持寒热均衡,切忌大寒大热。故吃寒性食物时应佐以温热之品,服益阳之品应配以滋阴之物,以保持寒热阴阳平衡。
例如,食用鱼、虾、蟹、蔬果等寒性食物时最好佐以辛热散寒的姜、葱、酒、醋等调料,以防菜肴过于寒凉而损伤脾阳;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食物时宜配鸡蛋等滋阴之品,以防菜肴过于温热而损耗肝阴。
同时,也要遵循“多甘少酸”、“多主少副”、“多彩少单”的原则,增加甘味饮食,甘入脾,可益脾气而抑肝旺;多吃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主食,相比于大鱼大肉,既可直接转化成热量供身体所需,又容易消化,保护肠胃;多吃五颜六色的食物,照顾到各脏腑对营养的需求。
4、运动宜内外调和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告诉我们,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通过保持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的“供销”平衡关系以保持内在运动与外在运动的一致。
初春时节,大自然阴阳各半,运动也宜内外调和,适宜多到郊外、公园等地踏青游玩,既可锻炼身体,又使心情愉悦,一举两得。
5、工作宜劳逸结合
运动养生之余,还要讲求劳逸结合,保持工作和休息都适度。“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力伤骨,久行伤筋。”“动”太过,会损伤机体形质;”逸“过多,则会阻塞气机;久之为病。因此,初春养生,我们要遵循适度原则,勿过度劳累,勿过分安逸,当保持作息有常,张弛有度。
【本期专家】
孙锐,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老年病学会委员。致力于老年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进展的研究,对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