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暨202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旨在巩固和深化沈阳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再上新台阶。
会上,发布了《沈阳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工作方案》。记者通过采访沈阳市创城办、文明办的相关人士,对该方案进行解读。
一、形成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
2021年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沈阳市将以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新起点,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为目标,强化基础、巩固成果,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全域统筹、全面提升,形成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整洁、有序、安全、智能”的城市管理目标。夯实思想道德基础,打造良好的政务、人文、生态、法治等经济社会发展八大环境,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融入中心工作,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二、重点安排十项工作
未来三年,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沈阳市重点安排了以下十项工作:
一是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认真落实《沈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开展“弘扬家教家风、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全面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提升行动。
三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体系系统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打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塑造“诚信沈阳”品牌。
四是深化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城市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五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强市工程。
六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七是实施环境提升行动,分类施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聚焦需求提升优质服务,补齐短板培塑优良秩序。
八是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健全完善窗口服务制度体系,深入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
九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文明校园“六个好”建设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十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三、深入推进文明提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推进文明提升。下一步,全市将采取教育引导、处罚整治等手段,强化对不文明行为的集中治理。主要包括:
推进文明出行行动,通过综合整治、硬件建设、活动引导等手段,引导广大市民“文明走路、文明骑车、文明行车”。
推进文明养犬行动,严管、严查、严处遛狗不拴绳、狗粪不清理等养犬陋习,切实提高市民文明养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提倡健康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光盘行动”,倡导健康饮食文化和良好生活习惯。
推进文明祭祀行动,采取文明引导、源头治理、综合执法等措施,严厉查处违法生产、运输、经营烧纸的行为,共同营造文明祭祀的良好氛围。
推进文明旅游行动,全面落实“两个公约”,营造讲文明、重礼仪、讲诚信、重品行、讲热情、树形象的旅游文化环境,积极引导广大游客文明出行、文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