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系列报道之三
3月19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爽围绕该省“十四五”规划和省“两会”精神,介绍2021年该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的政策举措和相关工作部署安排。
潘爽表示,“十三五”时期,辽宁大力推动招商引资,2018-2020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1.4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华晨宝马、大连英特尔、恒力石化、宝来利安德巴塞尔等一批标志性内外资项目落地投产,华为、京东、华润、光大等一批500强企业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辽宁努力推动外贸稳增长,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累计完成3.37万亿元,其中进口额累计完成1.9万亿元,年均增长8.1%;2019年全省服务进出口达到1200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稳健推动企业“走出去”,共备案(核准)对外投资企业637家,中方投资额111.5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591份,合同额73.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9.7亿美元;累计外派劳务7.8万人次;一批跨国投资项目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相继启动。全力推动扩大开放,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成功承办辽洽会、民企500强峰会等重大主场活动,有效扩大辽宁知名度和影响力;辽宁自贸试验区获批运营并取得可喜成果,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总数达到91家,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达到5个,正式开放口岸达到13个,综合保税区达到5家,在10个国家地区设立海外商务代表处,口岸开放和通关环境持续改善,实施“开放引领振兴”的新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潘爽表示,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逐步将辽宁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前沿,2021年该省将重点抓好招商引资,为辽宁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制定出台《关于2021年推进全省精准招商工作方案》和7个招商专项活动方案,即招商引资工作“1+7”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同日韩经贸合作,加强在高端装备制造、冶金、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上合作。
辽宁拟定在9月17日至19日举办第二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按照省委张国清书记提出的“办得更好”目标要求,该省已经研究制定了整个会议方案,整个活动初步设计包括开幕式、辽宁-国际商协会经贸合作交流会、中日经济合作会议、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辽宁-日本大健康产业论坛、电商经济论坛、品牌商品采购对接会、品牌商品展等。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结合粤辽、苏辽对口合作,拟分别在6月份、10月份、11月份开展辽宁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对接新辽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德国巴符州会议、中日韩地方系列会议机制,面向日韩、香港等重点国家地区做好精准招商工作。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和经济开发区。制定《辽宁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方案(2.0版)》,全面谋划新一轮试点试验任务。出台自贸试验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引进一批外贸、外资企业入驻发展,加快优质外向型产业发展。紧扣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制度创新,发挥省市制度创新团队作用,深入一线企业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再推出一批“辽字号”改革创新经验和实践案例。争取国家层面更大改革赋权,推进省级放权加快落实。积极推动三个片区与19个重点产业园区开展以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将经开区外资、外贸等指标纳入所在地政府考核。深入落实省委关于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支持各经开区结合实际制定市场化改革方案,全力推动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有序推进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年内计划增设10家左右省级经开区。
积极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以东北亚国家为重点,发挥国际经贸合作机制作用,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双向投资、进口出口协调发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发挥好德国汉诺威国际商品展等60个境外重点展会,进博会、服贸会、东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辽洽会、制博会等我省主场展会作用,多层次、多元化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动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同质同标同线”,增强国际国内市场切换能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