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系列报道之四
“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2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全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64万人、213万人、665万人、810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3940万人。
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辽宁省人社厅编制了“十四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十四五”的主要目标。
3月22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系列发布会第四场,由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安财介绍相关情况。
据悉,“十三五”期间,从社会保障方面看,辽宁省着力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32.8万人、216.3万人、1058.4万人、677万人和807.1万人,参保总量比“十二五”末增加200万人次,确保了养老金等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与此同时,辽宁省还建立了企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基本完成。去年,辽宁省还应对疫情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为82.4万人发放失业补助金23.3亿元,政策受益率全国第一。
此外,辽宁省还逐年提高了各项社保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731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113元,失业保险金月人均达到1511元,一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最低标准分别达到2605元、2037元和1193元。强化社保扶贫,166.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参加养老保险,83万老年贫困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从就业创业方面看,辽宁省连续实施多轮积极就业政策,“十三五”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28.9万人,失业率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此外,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历年总体就业率均超过90%,相关部门累计扶持创业带头人6.5万人、带动就业38.8万人,累计帮助374.2万失业人员、47.8万困难人员就业和576.7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2020年,辽宁省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挑战,打出降成本、保用工、稳岗位、扩就业、优服务组合拳,为26.4万户市场主体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335.6亿元;为11.3万户企业核发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4亿元,稳定岗位437.6万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15.9万人次,支付补贴22亿元,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303场,支持企业开复工稳发展,确保了非常时期辽宁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