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祖国20多年,没给祖国做过什么贡献,现在受到祖国这般照顾,心里实在感动和感激,接下来我会研究在祖国投资的事,希望在有生之年也能为祖国做点贡献。”近日,日籍华侨马丽园携弟弟马赵龙来到沈北新区集中隔离安置宾馆——华冠宾馆,为沈北新区疫情防控安置组的工作人员送上了一面书有“防控疫情忠职守,点滴服务暖人心”的锦旗。
隔离宾馆变身“梧桐树”引来“姐弟金凤凰”
马丽园、马赵龙姐弟俩原是黑龙江人,20多年前马丽园到日本打拼并加入了日本国籍。弟弟马赵龙辗转来到沈阳创业,随后父母亲人跟随其来到沈阳定居。去年年末,二人84岁的老父亲突然病重,马丽园匆匆回国。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她要先在集中隔离安置宾馆进行21天的集中隔离。
进入隔离宾馆,马丽园十分焦虑甚至抑郁。“一心惦记病危的父亲,我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断找隔离宾馆领导,争取机会出去看一眼老父亲。” 马丽园笑说那时她很“作”。作为沈北新区疫情防控安置组的负责人、辉山发展集团办公室主任施国栋第一时间跟马丽园进行了沟通,耐心向其做了解释工作,并与其他工作人员给予她亲人一般的照顾。每天不定时的电话问候,变着法的分散其注意力。
21天,安全回家的马丽园看到父亲和家人后十分高兴,但对隔离宾馆工作人员们的那份感激之情一直挂在她心上。待父亲病情相对稳定,她特意委托弟弟帮她做了一面锦旗,回到隔离宾馆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当时为了帮我,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我找来了各种我爱看的书籍刊物,给我讲垃圾分类,通过视频给我看近年沈北的变化和发展规划,还让我们为沈北发展献计献策。本来我也早有回国投资的打算,通过那段时间听工作人员们介绍,再看他们的工作作风,让我确定了回国投资、发展的决心。” 马丽园说,她已经和弟弟在探讨回国投资的具体细节。
姐姐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弟弟、沈阳祥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马赵龙深受感动。“本来我和同行朋友,和相关成品料企业正商议迁走,聚一起利于今后发展。现在看到沈北新区各级政府的作风,我感觉心里特别热乎。不走了,现在我正跟我的同行、上下游企业的朋友们介绍沈北,争取把大伙都聚到沈北来。”
引“凤”来栖,海归女孩要到沈北当老师
沈北新区隔离点的暖心服务,不仅为沈北“招了财”也“招了才”。
于翾,28岁,丹东人。5年前到韩国工作,近日回国。因为哥哥家住沈北,因此她选择落地沈阳。“在没回国前我预想回国后,大家一定会用有色眼镜看我,毕竟从国外回来大家有可能把我当作“大病毒”对待,态度不可能好。回国后发现现实跟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大家对我都很亲切,工作人员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方便。元宵节,不仅给我们每个房间送来了元宵、水果,还通过抖音直播大家一起过元宵,猜灯谜。三八妇女节,特意为我们加了菜,大虾、锅包肉等都是我爱吃的。总之处处能看出他们的小心意。”于翾介绍说。
让于翾感触最深的是,本来想第一站落脚哥哥家的她,隔离1周后,因特殊原因需要她隔离后回丹东。“回丹东再隔离21天吗?”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她将问题抛给了隔离宾馆的工作人员。没想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帮她问了领导、了解了相关政策,确定告诉她按照辽宁的防疫政策,她离开宾馆后,回丹东居家隔离7天即可。“他们没有搪塞我,比如给我个电话号码或者让我回丹东后再问当地等,也没有说让我等几天再给我答复,而是真当事办了,第一时间就给了我反馈。” 于翾说。
回国后扑面而来的温暖和贴心让于翾深深爱上了沈阳,爱上了沈北。“我决定了,不去韩国了。处理完家里的事情,我就来沈北工作。我大学学的师范专业,在韩国也从事教育行业,希望未来我也能加入到沈北的教师队伍或教育行业。” 于翾憧憬地说。
小小隔离点,何以“招财”又“招才”
小小隔离点,为何既“招财”又“招才”呢?众所周知,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进入隔离宾馆隔离的反沈人员多是返沈大学生、务工者以及回国人士,这些人在疫情期间返沈,多是家中或个人有特殊情况。在这漫长的21天,他们情绪大多不好,有的甚至快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还有人为此闹事,增加了隔离安保和值守服务人员的难度。沈北新区疫情防控安置组的负责人施国栋面对这一现状,陷入思考:21天里必需让大家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于是“隔离小课堂”开起来了;“沈北安置”公众号、抖音号建起来了;《沈北新区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安置工作导则》制定出来了。
沈北新区疫情防控安置组成立至今已安置国内外重点地区返沈人员4600余人。经过不断总结经验,细化分工,完善工作体系,如今沈北的隔离安置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不仅能够保证在48小时之内有序安置集中隔离2000人的工作效率,还把隔离宾馆办成了党建活动室,他们在隔离点学党史、上党课,提前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现已有三名辉山发展集团的工作人员在隔离点成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打造推介沈北的平台、招商引资的窗口。
在2021年初《沈北新区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安置工作导则》已经更新到了2.1版本,成为全省第一个将隔离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并印刷成册的集中隔离安置工作组,得到了省、市、区防指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