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节日期间,阖家团聚,朋友久别重逢,好吃好喝,其乐融融。随着假期的结束,很多糖友却发现过完节后不仅血糖失控了,还患上了节后综合症。这就是节后综合症又叫假期综合症。您知道节后血糖不稳这是什么原因吗?下面由专家为您科普。
节后综合症又叫假期综合症,是指在节日较长的假期结束,回归平日的生活状态后,生理或心理上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节日期间饮食不控制、起居不规律、经常熬夜、缺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那么,糖友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调整节后生活,保持血糖平稳呢?
一.监测血糖是关键
糖友们节后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若在严格执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后仍未缓解,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二.调整饮食做辅助
节日中很多糖友都过着“鸡鸭鱼肉天天有,烟酒不离手”的生活,容易造成胃肠不适。节后糖友应严格执行饮食治疗计划,均衡饮食,定时定量。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矫枉过正,过度节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三.适量运动多走路
由于疫情原因人们更多的是居家过年,缺乏运动,节后糖友应多外出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于不是疾病原因引起的轻度疲劳,适量运动也是改善疲劳的有效方法。另外,运动应该循序渐进,避免运动过度。
四.合理起居规律生活
春节期间打破既往的的生活规律,玩乐过度,甚至通宵打牌等,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就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节后应该合理安排起居,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尤其是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减退,节后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五.调整身心积极面对工作状态
节后上班,生物钟调节不过来,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上班后尽量不要突然给自己太大的工作压力,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让自己逐渐回到正轨,这样,焦虑的情绪自然会逐渐消散
六.关注老年健康,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老年糖友在子女离家后,往往依依不舍、牵肠挂肚,家里从热热闹闹突然变回冷冷清清,不免心中落寞孤寂,伴有相关疾病的老年糖友要格外注意,如有任何不适,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最佳就诊时间。
春节过后,糖尿病患者该如何使血糖平稳呢?单纯的减少饮食,靠谱吗?
有的患者会说,春节期间没控制,节后我要少吃点,再吃几天素,是不是就可以了。突然减少食物摄入,一则容易出现低血糖,二则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得不偿失。而全素食并不能满足你每天身体的营养所需,也不利身体健康!
如何调整饮食才能做到健康呢?
1. 营养均衡很重要:可多点谷类粗粮和绿色蔬菜,如玉米、燕麦、青菜等富含膳食纤维,既有助血糖平稳,还可调理肠胃、排脂降火。同时,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蛋、牛奶、大豆等摄入也不可缺少,多样化饮食更健康。
2. 清淡饮食更有益:烹饪尽量少油少盐,多用蒸、氽、煮、拌、涮、炖等烹调方式。
3. 七八分饱少烦恼:每顿保持七八分饱为佳。
通过运动,能补救吗?怎样运动更适合呢?
1. 由少到多:包括运动的时间、次数等。如刚开始运动时,可以一个星期运动3次,一次运动20分钟左右;等身体适应后,可以增加到一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切忌空腹及餐后即刻运动。
2. 由轻到重:主要指运动强度,如从散步到快走到慢跑,但快跑等高强度运动就不建议糖友选择了。
3. 适度恢复: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后要注意放松,适度休息。如果运动时间超过半小时,建议中间停下来休息15分钟再继续。
4. 运动强度适宜:当你运动后略感疲惫,但精神放松、食欲和睡眠良好,而且休息一晚就能恢复,保持最适宜的运动强度最佳。不要运动过度,反而伤身。
5. 周期性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当机体适应一定的运动强度后,可以适当调整运动方案。
如何平稳度过节后,建议各位糖尿病患者
1. 如果条件允许,做个全面体检,对于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节后不管有没有不适,到医院做一个全面体检都是安心之举,同时平常也要加强自我血糖监测。
2. 肥胖病人适度减重:肥胖增加了并发症风险。年后适度减重也是积极举措。但要注意的是,减肥也不能急于求成,一般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最合适。
【本期专家】
郭凡,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分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内分泌专业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痛风等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