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瘤科主任李秀琴教授 接受媒体采访
女性健康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随着三八妇女节的临近,女性健康问题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瘤科主任李秀琴教授就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防治等问题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卵巢癌为啥被称为“妇癌之王”?
近年来,被称为“妇癌之王”的卵巢癌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也是妇科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为何卵巢癌的死亡率如此之高呢?
对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瘤科主任李秀琴教授指出:“卵巢癌在临床上有三个残酷的70%:70%的患者一旦发现就是晚期; 70%的患者都会复发,这意味着即使是经过了标准的手术、化疗之后,多数患者仍会两年内都会复发;接近70%的患者都活不过五年。因此,卵巢癌才被人们称为妇癌之王。”
李秀琴教授指出:“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高发年龄在五十岁以后,但现在这个年龄距离一个正常生命周期的结束还很长,女性健康牵动着家庭稳定,患者求生欲望级家庭完整性,迫切希望尽可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维持治疗或将使70%以上卵巢癌患者受益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而卵巢癌5年生存率仅提高0.4%,几乎无明显改善。对此,李秀琴教授指出:“长期以来,难发现、高复发、难治疗、预后差是影响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以往国内对于卵巢癌的治疗大多停留在手术+化疗,复发后再化疗的治疗方式,对于化疗结束后如何控制,如何远离复发威胁,临床中并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随着尼拉帕利等PARP抑制剂的出现,使卵巢癌治疗突破瓶颈迈入了精准治疗时代。为卵巢癌患者术后及化疗后,以及复发后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维持治疗方案,无论患者BRCA突变与否,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都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延缓复发,为卵巢癌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新希望。临床显示,应用维持治疗后,70%以上的患者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新医保让卵巢癌患者月均节省药费2万元
2018年国外一项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只有不到40%的卵巢癌患者接受了维持治疗。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已经接受维持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比例更低,” 李秀琴教授表示,以卵巢癌创新药尼拉帕利为例,纳入医保前,虽然其已上市并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选择,但很多患者仍然由于经济原因而无法承担每月2.5万元左右的治疗费用,以至于部分患者会寻求印度、孟加拉等版本的境外‘假药’救命,安全性存在很大隐患且无法保证疗效,造成了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困扰,无法保证规范性治疗和长期依从性。”
2021年3月1日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以下简称2020年药品目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执行,新增119种药品中包括PD-1、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等17种抗癌药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瘤科主任李秀琴教授表示:“如今我们看到辽宁本地也在加紧落实医保政策,让具有高治疗价值的药物落地,让更多本地患者买得起、用得上优选抗肿瘤药物,相信未来几年内,我国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标准化规范化将得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也会有更大幅度的改善。未来也希望卵巢癌患者能有越来越多兼具疗效、安全优势和医保保障的药物选择。”
这意味着接受维持治疗的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卵巢癌患者,个人的自付部分药费每月或将降低2万元左右。这使更多卵巢癌患者迫切需要的新治疗方案变得触手可及,多数患者不再因无力承担而对有效的治疗选择望而却步。
另据了解,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瘤科将举行关爱卵巢癌患者疾病教育主题活动,为本地卵巢癌患者和家庭提供针对性的科普和疾病诊疗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