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下简称“新版医保目录”)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金锋教授告诉记者,在本次医保目录调整中,有超过50种抗肿瘤药被纳入医保,其中涉及多款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为辽宁省抗雌失败、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第一大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乳腺癌约42万例,并导致近12万人死亡 []。数据显示,在罹患乳腺癌的人群种,约65%为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晚期患者中此类患者也占有较多比例,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此类患者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这是因为健康女性在乳腺发育过程中,体内会产生激素来刺激其发育,而乳腺癌细胞也保留着激素受体,体内的激素就会刺激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而内分泌治疗就是使用药物来阻断激素刺激激素受体,达到控制癌细胞的目标。
金锋教授表示,基于患者们进行的日常筛查,让更多患者在乳腺癌早期就能够得到确诊,大幅提高生存率,以及确诊后通过规范的治疗,乳腺癌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的可能性非常高,未来乳腺癌有望成为众多慢性病中的一种。“在乳腺癌长期管理中,内分泌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术后的乳腺癌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也可减少复发风险。但经济负担成为阻碍患者和医生选择内分泌治疗的重要原因。”金锋教授说到。
在此次新版医保目录的调整中,临床常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氟维司群、他莫昔芬、阿那曲唑、托瑞米芬等均已进入医保。金锋教授表示:“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推出后,内分泌治疗药物在辽宁的医保报销比例可达55%-80%左右,经过医保报销后,患者每个月自费金额降幅一半以上,极大的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于广大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内分泌治疗花费减少之后,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负担昂贵的自费靶向药物或尝试其他新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和生存机会,也可以用于更好的营养和康复支持,对医生来说也可不用过多考虑经济因素就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方案。这对于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有着突出意义。希望更多省市尽快落实新版医保目录,提升医保药物的可及性和使用便利性,及早惠及更多在期盼中等待医保好消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