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牛年春节,“就地过年”改变了很多人的过年模式。
在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的沈阳,也催生出了很多消费新现象。人们在疫情与亲情之间通过网络和快递寄托“乡愁”,家乡年货反向狂奔与云上拜年相映成趣,“春节不打烊”成就一派“年货动、人不动”的新春运场景。记者通过近两周的调查采访发现,2021年春节催生多领域出现消费新机,展现出一幅牛年消费新图景。
关键词
网/购
线上年货双向流动
今年春节,更多年轻人选择网购年货,为千里之外的家人送上祝福,而老家的父母也选择为孩子寄去“家乡的味道”。双向流动的年货,成为这个春节的新时尚。
网上年货 “千里寄相思”
这个春节,家住华锐塔湾欣城的唐先生家中,堆满了儿子小唐为他们网购的各式年货。小唐在南京工作10多年了,今年是他第一次没回沈阳过年。人回不去,但心意必须到位。他从2月初就开始网购盐水鸭、太史饼、雨花茶等各式南京特产陆续邮寄回家。
回不来的儿女对父母表达心意的同时,老爸老妈们也没闲着。一些老人也开始尝试网购,为孩子们寄去家乡的土特产。“今年没回家过年,但现在鸡鸭鱼肉都全了,还有红枣、大榛子等老家特产。”收到爸妈寄来的年货,在沈工作的滕先生兴奋不已。
网约保洁 “遥”助爸妈干家务
除了传统年货受到热捧外,一些新式的线上服务,也在“就地过年”这一特殊背景下火热了起来。春节前,身在吉林的王鹏,通过一款线上APP买了一张500元电子洗衣卡,预约为远在沈阳的父母清洗家中的窗帘、床单和地毯等。物流员按预约时间上门取件,物品清洗消毒好后再送回来,非常方便。“节前清扫是件大事,往年回家过年,都会帮父母做点家务,今年人回不去,但心意不能少!”王鹏说。
记者了解到,除夕前期,很多“就地过年”的年轻人,通过异地下单,线上预约,为远在老家的父母购买家居清洗、保洁清扫等家政服务,异地订单量增长明显。
“网上年货节”引爆6千万订单
据了解,春节期间,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各大电商平台针对“就地过年”纷纷推出各式促销活动,发力牛年年货市场。据统计从除夕至正月初五,京东异地订单成交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8%。
与此同时,全国各城市纷纷在春节期间推出“网上年货节”活动,有统计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网上年货节”网络零售额超1200亿元。记者从沈阳市商务局了解到,“2021沈阳网上年货节”期间,参与人数超7000万人次,累计订单达6048.8万单,交易额达38.9亿元。
关键词
春节订单提振“悦己经济”
往年回老家过年,从大年初三开始,胡先生一家便开始走亲访友。今年留沈过年,一家人临时起意初三吃火锅,网上下单买了一个涮烤一体锅,第二天上午快递就送货到家了。一家三口涮火锅、喝红酒、看电视,享受着难得的春节宅家时光。
“就地过年”让更多年轻人获得年货购物自主权,透露出悦己、品质消费新趋势。居家用品消费大幅增长。春节期间,电火锅、煎烤机、扫地机、跑步机等“宅家标配”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据商务部门监测显示,春节期间通讯器材、家电数码产品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近40%和30%。这些产品的热销,折射出人们宅家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品质年货”备受年轻人追捧
进口酒水、化妆品、鲜花手礼等进入今年沈阳年轻人的年货清单,他们的年货消费越来越时尚和品质化。
统计显示,牛年春节期间,红酒、低度酒精饮料等线上订单数是去年同期的2倍,其中七成为女性消费者下单购买。20—35岁的都市女性最爱果酒、起泡酒,节日酒水类消费展现“她经济”。“她经济”同样表现在春节线下综合性商超消费上。今年春节恰逢情人节,众多情侣将自己浓浓爱意融入年货清单。金银首饰、鲜花手礼、化妆品等品质商品消费旺盛。
数据显示,沈阳市12家重点商超,春节前三天累计销售额5451.3万元,同比增长11.7%。金银珠宝、日用品分别增长124.2%、49.4%。
此外,手机、平板电脑等通信产品销量增速明显。很多年轻人选择购买新手机作为新年礼物。不少家庭选择平板电脑作为孩子的新年礼物。
与往年回家过年奔忙于走亲访友不同,今年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新趋势。
宅/经/济
催生新一轮“宅经济”
“就地过年”形成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在提升城市居民居家时长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波“宅经济”消费新模式。
关键词
年/夜/饭
引爆“花式年夜饭”
一顿年夜饭,饱含着中国人过年满满的仪式感。“云端年夜饭”“一人食年夜饭”“低卡年夜饭”……牛年春节的年夜饭呈现出不少新花样,给人们带来更多新体验。
“一人食”年夜饭走俏
80后大龙和妻子在沈阳开了两家文化餐厅。春节期间夫妻俩忙活起了年夜饭半成品套餐外卖生意,菜品都是餐厅的特色创意菜品。
春节期间,全市家乐福门店均设置了年夜饭套餐礼盒展示区,销售包含5大类套餐20款春节爆品熟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制作年夜饭的需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半成品年夜饭、“一人食”年夜饭套餐成为今年春节的热门之选。很多餐企为留沈过年的单身族和小家庭打造的“一人食”年夜饭热销。很多独自“就地过年”的年轻人享受仪式感的同时,把美食通过线上与异地亲友分享,成为一种新的情感交流方式。
“低卡”年夜饭成新“食”尚
大年初三网友“可爱多”在微博晒了一张小两口自制春节大餐照。有凉拌西红柿、藕片炒荷兰豆、酱牛肉、盐水鸡、水果拼盘,收获了500多网友点赞。
拒绝只吃大鱼大肉等高油高碳水的食物,健康饮食观使低卡年夜饭受热捧,成为今年年夜饭的一大新特点。许多商家打出低卡健康年夜饭套餐的招牌,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深受健康饮食崇尚者和年轻人的欢迎。
非接触安全消费成共识
记者了解到,全省各大餐企迎合广大居民疫情影响下消费新需求,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具有民俗风情特色的“除夕宴”“新年宴”“团圆宴”等套餐,线上预订、半成品销售等成为新卖点,有力拉动节日期间的餐饮消费。全省重点监测40家餐企,春节期间营业额实现2190.6万元,同比增长6.2%。
另据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沈阳线上供应年夜饭套餐的餐饮品牌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参与门店激增260%,提供年夜饭套餐数量同比上涨近3倍。年夜饭从饭店“搬”到家里,成为餐饮消费一大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