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中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在此过程中,媒体的力量不容忽视——无数新闻工作者以躬耕热土、笔端蕴秀、道义在肩的职业精神,用一篇篇全方位、多视角、有温度的新闻力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让更多人听到了沈阳声音,读懂了沈阳故事。
2月24日,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沈阳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0年“沈阳新闻奖”颁奖典礼暨媒体论坛在沈阳广播电视台举行。本次活动设置了“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闻奖”“十大融合传播新闻奖”两个主题奖项,共20件作品获奖。
在媒体论坛环节,获奖者代表以现场访谈方式,围绕着“深望2020与时代同频共振”“聚焦沈阳经济 助力振兴发展”“推动融媒发展 全网赋能振兴”等主题,讲述了各自在新闻策划、采访、编写、传播中的思考与收获,彰显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媒体责任与使命担当。
论坛
1
话题
深望2020
与时代同频共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季熠非
2020年9月27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迎接第七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10月23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敬献花篮,是央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中的核心内容。
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我和同事们提前实地踩点策划,反复推演镜头脚本,深入辽沈各地,遍访志愿军老战士,克服困难、创新方法、积极协作、精益求精,体现出了的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高超过硬的业务水平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此,向先烈、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向他们道一声:70载山河已无恙,祖国接您回家!
中国日报 吴勇
“古今中外”,是我们观察城市发展的四个维度。
谈古今,沈阳有丰富的历史积淀。有故宫、盛京皇城、关外第一步行街,也有工业博物馆、铁路博物馆、莫子山网红打卡地、沈北稻梦空间。展望未来,我们的公共服务应该依托这些特色优势,继续做强做大。
看中外,沈阳不仅是辽宁省会、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还是东北亚的中心城市——八国总领事馆在这里设立,中欧班列从这里发出,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留学生在这里求学。因此我们的公共服务,应该有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
当下,沈阳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活力,借用我们的采访对象德国babbala 女士一句话,我们对沈阳的未来充满信心。
沈阳日报 伏桂明
《创城号·倾城之变》这组作品,“卡”在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步点上,体现了党报的自觉力与建设力。去年7月、8月,沈阳迎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又一个关键节点,需要一次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宣传发动。我们10路记者分赴10个地区采访,聚焦“倾城之创”“倾城之变”。
新闻已成为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样,全民战“疫”之时,新闻是抗疫的力量,是经济复苏的力量;城市要发展文旅产业、发展夜间经济,新闻便是形成业态的推力……新闻即生产力,这是党报融媒继续深耕的主方向与主阵地。我们还需要形成更为强大的自觉力、建设力与创造力,凸显新闻生产力,建设高品质城市。
沈阳广播电视台 侯蔚
2020年2月13日,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策划的全媒体节目《沈阳新闻口头表扬》开播。由于这个节目并没有所谓夺人眼球的卖点,一度,我们都怀疑,在这个标新立异的时代,她的生命力会有多久。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有点年代感的词语就像阳光、像微风,秉持一成不变的价值,点燃了我们内心的善意和敬意。
现在,《沈阳新闻口头表扬》由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小小窗口,发展成了一个常态化的爱心信息平台,引来了“好人好事”的几何级数爆发,让爱心与温情碰撞出星星之火,形成了向上向善向美的燎原之势。
论坛
2
话题
聚焦沈阳经济
助力振兴发展
人民日报 刘洪超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新闻媒体;媒体记录着城市,城市滋养着媒体。媒体与城市发展互融共生,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城市发展应善于运用新闻媒体讲好故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来源。
现如今,咱们沈阳正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阔步前行,给新闻媒体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和报道空间,作为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记录好,报道好沈阳的新成就,讲好沈阳振兴发展的中国故事,我们责无旁贷。
新华社 于也童
2020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0.8%。这一数据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来之不易。新华社记者走进企业、政府部门、街边小店深入采访,在鲜活的见闻中感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脉动。2020年,我们看到,宝马在全球多地工厂一度因疫情停工,其在沈阳的工厂却几乎“马不停蹄”;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上线“营商服务平台”App,;高新区全年研发经费支出33亿元,增长35%,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5.1%提升至5.68%……
面对疫情冲击,沈阳市顶住了压力。未来振兴路上,沈阳依然敢闯敢创。我们也将拿起笔,拿好镜头,记录好沈阳振兴发展中的每一寸脉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郭威
现在在沈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已经成了一种自觉和担当,“人人都是开放形象”成了每个沈阳人的自觉行动。
当然,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沈阳市的营商环境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和成长空间,还需要在建立有效的惠企政策推送和辅导机制、行政审批程序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机制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继续讲好动人的沈阳故事。
光明日报 刘勇
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我们看到共产党员岗成为攻坚克难的前线;中俄输气管线等国家工程的背后,是一大批重大国产装备生产技术,在多个领域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封锁。在沈阳营商环境下午茶活动中,企业关心的难事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目标,话题也从企业提出问题,逐渐转为政府企业共同探索发展方向。在田间地头,沈阳通过“青年人才活动中心”凝聚青年才俊推动乡村振兴,把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发展为党员,带动农村加快振兴。
振兴路上的沈阳,就像青年人一样,浑身上下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经济日报 孙潜彤
沈阳历来是领改革风气之先的城市,有很多新闻“富矿”。好形象好声音来自于好作为,沈鼓集团80年永葆青春的核心奥秘在于创新不辍,作为沈阳经济的一个小切口、小切片,沈鼓集团的成绩也揭示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报道见报后,得到了省领导高度肯定,并鼓励我们多一些此类宣传,树立辽宁好形象,传播辽宁好声音正能量。
过去的一年虽说有百年不遇的坎坷,但也有很多逆风飞扬的企业。我们愿意飞在沈阳盛开的花上,做一只勤劳的蜜蜂。
论坛
3
话题
推动融媒发展
全网赋能振兴
国际在线 杨海峰
2020年,在沈阳市委宣传部领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有幸承办“云上解码幸福中国——外媒记者云参访”之沈阳“一带一路、一路有你”国际推介日活动,邀请来自德国、俄罗斯、墨西哥、埃及等20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与沈阳相约“云”端,倾听沈阳声音,探索沈阳科技,感受沈阳文化,共赏沈阳美景,这正是融合了多国资源、进行融媒格局建设的探索。
通过本次推介活动,沈阳将传统的“请进来”外宣模式搬到“云上”进行,探索了一条城市“云外宣”之路,从“面对面”到“屏对屏”,进一步拉近了沈阳与世界的距离,助力沈阳提高参与国际分工能力以及提升国际合作层次,助推沈阳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
辽宁广播电视台 刘允
《沈阳:快闪庆国庆 祝福中国好》,这个作品是我们在全媒生态下融合传播作出的尝试。首先,我们融合了各行各业的社会群体资源,有上千人参与其中,包括了援鄂医疗队员、文体明星、驻村第一书记等各界代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其次,节目融合了各个媒体机构资源,除了在我们《北斗融媒》的融媒体矩阵上推送,还在央视《新闻联播》、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央视新媒体等众多央媒平台播放和发布。最后,本次快闪在大屏、小屏分别以新闻和短视频两种方式播出和推送,是一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完美融合,取得了宝贵经验。
沈阳日报 王楠
沈阳日报借用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概念,利用5G技术进行42.195小时云直播,采用多机位、多点位联动直播的方式,全方位呈现了线上马拉松开幕式的现场情况,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跑友,都参与进沈阳线上马拉松活动中,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沈阳城市的认同感。
云直播突破了以往马拉松本地化属性,首次实现马拉松赛事在全域、全国、全球的传播,累计观看量达到121.4万人次,通过直播将沈马这张沈阳名片传向世界,强力助推了沈阳文化、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塑造了沈阳城市人文新气质,打造了全新的沈阳城市文化地标,“一城双赛”成为沈阳向世界展示文化软实力的窗口,提升了沈阳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沈阳广播电视台 郭志英
《“2020中国一日·辽宁一日·沈阳一日”大型全媒体直播》是我们连续三年用超级项目的模式来落实“推动”和“构建”的。第一个首战告捷的超级项目,是前年举行的《初心与手迹——红色经典融媒诵读会》,当时在全网8小时直播,创造了引领全国40多家媒体平台参加、流量过亿的奇迹,被评为全国年度创新影响力融媒体项目大奖。去年,第二个超级项目《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直播时长增加到12小时,而且把主场地设在了沈阳,共有50家网络平台、130多家媒体参与其中,全网流量突破了4个亿。
在融媒传播大格局中,我们正在筹备建党百年项目,就是第三个超级项目,期待我们能向全国持续散发沈阳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沈阳新闻奖
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闻奖
获奖名单
1.人民日报 汪晓东、王金海、刘洪超
《住得更暖心 过得更舒心(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2.新华社 张非非、于也童
《危中寻机 借势破局——老工业基地沈阳推进高质量发展见闻》
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裴奔、季熠非、闫崎峰、杨雪、雍军、金光宇、王晓亮、史超然、时本军、郎易尘、曹志宇
《辽宁沈阳: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郭威
《沈阳: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5.光明日报 刘勇
《老工业基地蝶变兴业热土》
6.经济日报 孙潜彤
《沈鼓集团:永葆青春奥秘在创新》
7.中国日报 吴勇、张彤彤
《Services put public first in Shenyang(沈阳“出重拳”提升12领域公共服务质量)》
8.辽宁日报 张艾阳
《沈阳激活各方力量构建全面创新体系》
9.沈阳日报 伏桂明、杜一鸣、张晶、叶青、傅淞岩、李莉、徐娜、刘洋、王若若
《“创城号·倾城之变”——来自沈阳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一线报告》
10.沈阳广播电视台 侯蔚、傅饶、王铮、曹丹、张一帆
《口头表扬:你做好事 我来表扬》
十大融合传播新闻奖
获奖名单
1.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 任勇
《新华社“快看”端午特别节目探访仲夏夜里的人间烟火》
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 李承泽、杨雪、雍军、郎易尘、刘纵雷
《致敬我的同乡英雄 辽宁沈阳 战疫心无惧 共迎英雄回》
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 齐莉莉
《坐着高铁看中国:哈大高铁:三张车票看不断加速的中国列车》
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 杨海峰
《“云上解码幸福中国——外媒记者云参访”之沈阳“一带一路、一路有你”国际推介日活动》
5.辽宁广播电视台 李慕寒 卢小可 佟欣
《我和我的小康——沈阳》
6.辽宁广播电视台 王雪冬
《沈阳:快闪庆国庆 祝福中国好》
7.沈阳日报 胡阳、徐小凌、刘新阳、张一弛、李亚其、侯羽、韩宇浩、丁思文、薄霖、冯宇
《十送辽医!再披“白甲”赴荆襄 不破“新冠”终不还》
8.沈阳日报 胡阳、伏桂明、王楠、张红军、丁瑶瑶、王作、刘新阳、闫继伟、侯羽、李庆实
《2020沈阳马拉松嘉年华线上跑直播》
9.沈阳广播电视台 郭志英、蒋涤非、程剑飞、陈孚
《“2020中国一日·辽宁一日·沈阳一日”大型全媒体直播》
10.沈阳广播电视台 侯蔚、朱学谦、杨迪、郭旭
《“以你之名守护卧龙湖”融媒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