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10周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增强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示范性和战斗力,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雷锋名片”成为国网辽宁电力特色服务品牌,于2月24日,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正式成立国家电网辽宁电力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
多年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国网四川成都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作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履行央企三大责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托。173支国网辽宁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在辽宁大地上用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努力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更好地服务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民服务“螺丝钉”
雷锋,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以平凡的“螺丝钉”精神谱写出奉献的赞歌,始终激励一代代人茁壮成长,传承雷锋精神更是影响了一代一代的辽宁电力人。
“我把自己当做一颗电力螺丝钉,紧紧拧在国家电网公司这部大机器上,尽心尽力排除电缆故障,守护万家灯火和百业昌盛,让青春在岗位更闪光”这是35岁国网辽宁电力抚顺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传波在工作笔记上的一句话。
2月20日,抚顺市10千伏英石干线预制分线电缆出现故障,线路所带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抚顺市传染病医院虽然未受影响,但其供电可靠性却因此有所下降。抚顺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32名抢修人员同4台施工车辆一起及时到达事故地点,在保证现场作业安全和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开始抢修作业,科学采取技术手段隔离故障点。仅用两个小时完成了现场抢修作业,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恢复原方式供电,作业全程该医院供电未受影响。
“当前,在特殊时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要迎难而上、高扬旗帜、奋勇担当,要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刘传波说。
在刘传波的词典里,恪尽职守是对螺丝钉精神核心内涵的解读。而由他带领的抚顺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就是由若干个螺丝钉与部件构成,在服务人民电力生活中实现螺丝钉价值。
“我要把自己的技术分享出来,和伙伴们共同成长。”刘传波把多年来积累的电缆检测过程的分析思路、计算方法、测试技巧编写成课件,毫无保留和同事们分享,带动一批年轻人钻研技术、岗位成才。十年间,刘传波检测出故障电缆306条,累计长度73公里,节约电缆维护费用2197万元。
2020年初,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网辽宁电力第一时间提出了共产党员“十项承诺”,号召公司员工积极投入到共产党员服务队防控疫情的志愿活动中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应有贡献!“疫情一天不消失,我们一天不撤退,我们一定要像雷锋一样坚守岗位、攻坚克难,全力做好保电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就是该公司员工的心声。每一位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都用责任和担当争做抗疫战士,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电力防线。
2020年3月,疫情防治的艰巨形势,依然挡不住人们对身边雷锋赞颂嘉奖的热情,辽宁抚顺市第十四届百姓雷锋颁奖典礼采用视频网络形式播出,电视荧屏播出的第一位百姓雷锋就是刘传波。
“我们将共产党员服务队冠名‘雷锋’,就是用‘雷锋精神’激励共产党员服务队更好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国网辽宁电力主要负责人表示。
无论是应急抢修的供电服务,还是扶弱济困的志愿服务。无论是报装接电的营销服务,还是主动上门的增值服务,国网辽宁电力一支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情系百姓冷暖,舍小家、顾大家,主动为社区居民答疑、为企业排查隐患、为农民朋友解困、为学校授课共建……仅2020年,开展服务1.1万余次,参与重大保电142次,开展抢修抢险8200人次。
人民心中活雷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雷锋名言是国家电网辽宁电力阜新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陆远波的人生格言,每当老百姓遇到困难,他始终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它。
2月20日一大早,陆远波带领3名队员到葛根苏木葡萄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询问用电情况,排查设备隐患。“这就可以安心过个亮亮堂堂的春节了!谢谢‘格日勒’,你们就是当代的活雷锋!”蒙古族客户刘玉丰双手合十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开心地说。
“格日勒”是蒙古语“光明”“希望”之意。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称呼便在当地叫开了。
国家电网辽宁电力阜新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主要负责阜蒙县佛寺镇4100户居民以及佛寺镇政府、瑞应寺景区、镇内多家种植户及养殖场等客户的供电服务工作。
佛寺镇是辽宁省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乡镇,全镇85%的人口是蒙古族。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共产党员服务队结合地域实际推出了蒙汉双语服务,专门设立蒙语课堂,聘请当地蒙语老师教汉族队员学习抄表、收费、抢修等常用蒙语。还安排蒙汉员工混搭值班,让汉族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和练习蒙语。如今,队员们从听不懂蒙语到能顺利交流,从不了解民俗民风到人人都是民俗“专家”,不仅办事效率大大提升,还和蒙古族客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76岁的蒙古族客户霍秀兰就是其中一位,老伴早年因病去世,儿女常年在外省务工。共产党员服务队帮助老人解决了不少用电和生活上的难题。霍秀兰逢人就说:“‘格日勒’服务队就是我身边的活雷锋。”
双语服务不仅是在“口头上”,更体现在行动上。阜新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从实际出发,将电力法律法规、电价政策、办电流程等内容翻译成蒙语,还发放印有蒙汉两种文字的便民卡和宣传册,方便蒙古族客户了解供电服务内容。
“以前,一些看不懂汉字的蒙古族群众不明白供电宣传材料的内容。现在,不仅用蒙汉双语标注,服务队员还能用蒙语讲解办电流程,沟通已经不成问题啦!”八吉营子村党支部书记那苏唔日塔说道。
近年来,阜新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还创新供电服务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机制,在原有主动了解、主动服务、主动行动的“三主动”服务基础上,推出了热心、用心、贴心的“三心”系列活动,为少数民族客户提供亲情化特色服务,用实际行动擦亮国网辽宁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电力名片。
雷锋精神代代传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要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鸭绿江边的国网辽宁电力丹东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
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九的清晨5点钟,辽宁丹东东港市大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冷藏设备突然断电,包括3000余支新冠疫苗在内的6000余支各类疫苗处于随时失效的危险中。如果这些疫苗失效,不仅会造成4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更危急的是3个小时后当地群众就要走进服务中心接种疫苗。
接到报修电话,国网辽宁电力丹东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李先陆、宋海涛在检查了线路情况后,发现是负控表限电保险出现了问题,两人迅速解除故障,按下跳闸复位开关,启动了冷冻装置,仅用20分钟将故障排除,保障了6000余支疫苗安然无恙。
已经满头大汗的辽宁丹东东港市大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志强紧握李先陆和宋海涛的手连称感谢。
春节期间,国网辽宁电力多支丹东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春节前设备巡检和负荷测温工作,重点针对2020年完成的抵边村寨配网工程项目,加大巡检力度,开展接点测温和隐患排查等工作,确保今冬极寒天气下新投运设备可靠运行。
丹东地区抵边村寨配网工程于2020年4月30日全部竣工,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61天。该工程历时3年,涉及164个单项工程,新建及改造配电变压器212台,总容量3.19万千伏安,1.12万农户3.6万村民从此用上充足的动力电,为边境地区百姓架起了迈向美好生活的“希望电网”。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国网辽宁电力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深入企业、乡村、社区、学校、医院,全力推行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兑现了“为民服务无小事”的诺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国网辽宁电力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决策部署,服务新格局,建功新征程,让“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旗帜高高飘扬,成为党和人民信赖依靠的先锋力量。(刘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