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春节可想而知是小朋友最期待的节日,不仅可以收压岁钱、穿新衣服,更是可以大吃大喝。但这时父母得注意了: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比较容易患腹泻,家长需要重视。
1.什么是小儿腹泻?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临床症状,腹泻用药需要找到发病原因,治标也治本。
腹泻的原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腹泻又有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诺如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痢疾。
非感染性腹泻有母乳性腹泻、消化不良、牛奶过敏、乳糖不耐受、菌群失调、环境气候因素等引起。
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痢疾才用消炎药,病毒性肠炎和非感染性腹泻,随意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使腹泻好转,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迁延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
2.宝宝拉肚子,怎样正确留取粪便标本?
用干净的塑料盒或塑料袋直接接取,如果用尿不湿、卫生纸、等会使部分液体渗入,影响结果。从污染的便盆、地面收集粪便标本,也不能确定感染病菌的来源。
送检时间应在1.5小时以内,否则其有形成分破坏,使结果不准确。
3.什么是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四季散发,通过粪-口或经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呕吐、可以有发热,蛋花汤样稀水便。轻度者一周自愈,严重者可以有脱水、酸中毒、离子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状态不好,四小时未排尿,需要及时就诊。
4.腹泻患儿的饮食调理
小儿腹泻,尤其是病毒感染性腹泻,多数为稀便、水样便,易脱水,可以导致乳糖酶活性降低,因此,不能禁食,尽量避免含乳糖食物。可以喝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喝些米汤、烂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一岁以下婴儿,可以暂时换食腹泻奶粉(无乳糖奶粉)。母乳喂养者可加食乳糖酶。
5.孩子出现腹泻了在家该如何护理?
首先应该区分您的孩子属于轻型腹泻还是重型腹泻。
轻型腹泻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可出现食欲不振、溢奶或呕吐,大便次数每日在4—5次最多不超过10次,每次便量不多为黄绿色稀便。偶有低热,无明显脱水症状。
重型腹泻多为肠道内感染,呕吐频繁严重者可出现咖啡样呕吐物。大便次数每日可有十次或十多次。可以出现蛋花样或水样便并伴有少量粘液、脓血便。有明显的乏力头晕、尿少、舌唇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离子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轻型腹泻患儿可在家进行观察,由家长将孩子粪便送至医院进行检查。适当调整孩子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烂粥,软面条、无乳糖奶粉等,减轻胃肠道负担。随着病情的好转,需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可口服补液盐。在服用补液盐期间,按要求浓度配比,让孩子多饮水,防脱水及离子紊乱。
【本期专家】
李彤,沈阳市妇婴医院儿科门诊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急救、新生儿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