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时期,气候干冷多变,两季气候特点反复更替,在这种乍暖还寒、温度波动频繁的气候下,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状态失衡,引发冠状动脉异常收缩或痉挛、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极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发生。此外,血管收缩还可导致血压增高,诱发心脑血管急症。尤其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加之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许多人赶场似的聚餐,而大鱼大肉又是餐桌上的主力,糖、盐、油腻性食物都难免会过量摄入,以及接亲待友的忙碌、操持团圆饭的劳累、亲人团聚的激动、感念故人的悲伤、烟酒的过度摄入,常规药物服用不规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节假日人们会因为团聚、出游、或者“正月看病不吉利”以及今年新冠疫情等各种原因,推迟就医的时间,进而拖延了治疗时机。造成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许多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房颤等)、甚至心脏骤停的患者来诊。所以冬春交替季节严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那么冬春交替季节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呢?
一、避免受寒
受寒容易诱发感冒,而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同时寒冷刺激是诱发心绞痛发作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寒冷环境中可以出现血压严重升高。所以一定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避免在寒风天气中行走过久。
二、合理饮食
努力保持饮食清淡,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成人每人每日摄盐量宜小于6克,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避免饱餐、暴饮暴食。过于油腻、高脂肪饮食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餐后立即从事劳动或快步行走更易引发心绞痛。所以注意饮食不过饱,饭后适当休息。
三、防雾霾
近期我市还时有雾霾的天气。雾霾不仅对呼吸系统有害,吸入污染颗粒还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长时间暴露于严重污染的环境中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建议大家注意查看每日的空气污染状况报告,污染严重时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锻炼。
四、避免过劳、生活规律
工作、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因为过劳而加重病情。按时起居,保证睡眠。睡眠不足也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五、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病的大忌,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波动太大。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心理咨询治疗。
六、节制烟酒
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都会诱发心脏病发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无论有无心脑血管疾病,都要注意节制烟酒。健康人在过量饮酒后,也会出现房颤等心律失常,这与长期的心脏病史无关,而是与饮酒密切相关。
七、适当运动
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但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运动强度:安全最高心率(次/分)= 170-年龄,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每天30-40分钟,持之以恒。
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清晨血小板聚集率增高,心脏神经功能不稳定,是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早春季节晨间仍然寒冷,空气质量差,是雾霾较为严重的时段。应该在10-15点这个时段锻炼为宜。
八、规范用药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规范用药,并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病的复发,按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建议规范用药。使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
九、一旦有病情加重或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及时就诊是防止疾病加重的重要措施。不要试图拖延,以免延误病情。
1.一旦出现有胸痛、气促、乏力、心悸、头晕、头痛、浮肿、晕厥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老年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只要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等异常情况,特别是那些高龄、患糖尿病的患者,仅有胸闷或轻微的心前区不适感,或是腹痛、烦躁或咽部紧缩感,或仅有出汗和不能解释的疲乏,或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一定要及时送医,千万别掉以轻心。
2.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繁,甚至静息状态下的心绞痛,或是心绞痛发作时间延长或是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
3.原有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超过160/100mmHg,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诱发脑出血、脑梗死、心绞痛等。
4.原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尿量减少、浮肿,要及时就医,防止急性左心衰竭发生,一旦发生,病情凶险,预后差。
5.突然发生的心悸,脉搏跳动不整齐、杂乱,可疑有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生,要及时就医,通过治疗恢复正常心脏节律。
总之,大家要重视冬春交替季节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一旦有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我院是沈阳市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定点医院,我院为急危重症患者及有住院指征的患者和家属提供快速核酸检测绿色通道以及胸痛、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保证这些患者的救治。
特约专家: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
干诊二病房主任 张彦红
专家简介
张彦红,女,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干诊二科主任;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造诣。完成辽宁省科委、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市科委、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项目资助课题多项,获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共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