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我不回家了。”
熟悉的9个字,又一次被张天宇发到了家庭微信群聊中,随后,两个“我也是”接连发了过来。
和父亲张万财、母亲田金花一样,张天宇已经对节假日不能和家人团聚习以为常。“我们都是消防人,我们都在岗位上过年,这也是一种‘团圆’。”张天宇说。
镜头一:父亲
地点:消防车库
“财哥,又这么早来擦车啊!”
“是啊,看着咱们消防车亮亮堂堂的,我这心里才舒服。”张万财挥舞着手里的拖把,嘿嘿笑着。
5年前,38岁的张万财考入沈阳市康平县北四家子乡专职消防救援站,成为一名消防车驾驶员。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张万财对日常高负荷的训练却一点都不含糊。
“消防车驾驶员是火场上的后勤保障员,技术操作要求高、担子重,绝不能给大家拖后腿。”张万财说。
北四家子乡专职消防救援站负责辖区内各类火灾事故的消防救援工作,虽然救援站不大,但一年会处理700多场大大小小的火情、事故。
“尤其春节前后,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张万财回忆说:“每年除夕,我们都是穿戴着全套设备看春晚、吃饺子,只要警铃一响,马上就冲出去。这么多年,都是下半夜才能回来,吃一口已经热了好多遍的饺子。”
说起这些苦与累,张万财只是抿嘴笑笑,在他心中,再多的苦累都比不过做一名消防员的光荣,所以在儿子张天宇高中毕业后,他也鼓励儿子成为一名消防员。
镜头二:儿子
地点:消防员寝室
“天宇,你手好点没?”
“好多了,没什么大事。”张天宇轻描淡写地说着昨晚灭了一夜的火,但已经烧得发红的手指和指甲里洗不净的泥垢,还是能让人感受到火灾现场的危险。
“昨天,开发区一家酒厂着火了,还好我们最后控制住了。”
2018年,张天宇在父亲的鼓励下报考消防员,成为沈阳市康平开发区专职消防救援站的一名战斗员,3年来,已参与300多场消防救援。“昨天那场大火确实挺危险的,但我们的工作就是与危险战斗,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刚来到救援战时,张天宇并不热爱这份工作,对于消防员的理解也只是脑海中父亲的形象:节假日不能回家、忙起来没日没夜、休息时也和消防车在一起……他经常笑着说父亲有“消防情结”,“但我爸说他不知道什么是‘消防情结’,只是告诉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
一次救援中,两个救援站通力合作,张天宇在火场上碰到了父亲,看着父亲不顾汹涌火势、坚毅值守的身影,张天宇觉得自己也有了力量,“那一刻就是‘上阵父子兵’的感觉,全身都充满了斗志。”
“下个月,我来到救援站就满3年了,未来我的目标是好好干,报考国家队消防员。”说起未来,张天宇雄心壮志,但说起新年愿望,这个大男孩腼腆地笑了:“就想吃一口我妈包的饺子。”
镜头三:母亲
地点:救援站食堂
“嫂子,今天的红烧肉可真香!”
“你们爱吃,嫂子就放心啦。”收拾好食堂,田金花拿出了面板,快过年了,她放心不下儿子,特意请了半天假,准备给儿子煮碗饺子。
5年前,张万财到北四家子乡专职消防救援站工作后不久,田金花也通过应聘成为该救援站的食堂厨师。和消防员们共同生活,他们的辛劳,田金花都看在眼里。“作为厨师,我能做的就是练好自己的手艺,让孩子们吃饱吃好!”
煮好了饺子,田金花动身前往17公里外的康平开发区消防救援站,为儿子张天宇送去“妈妈的味道”。
“妈,这饺子真香。”
“你的脸咋这么红?”
“没事,昨天火场忙了一夜,还没缓过来呢。”
看着儿子被烈火烧红的脸,田金花眼里藏不住的心疼。
“我们三口人都在消防岗位上,不同的是他们爷俩在台前,我在幕后,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得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田金花看着儿子吃完饺子,轻声嘱咐一句“注意安全”就匆匆离开了。
今年春节,三口人还将在岗位上度过,没有过多的交流,甚至没有机会视频连线看看对方,春节,对这个消防一家人来说意味更多的是坚守。
“家人在哪,家就在哪,在消防岗位上坚守,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团圆。”张天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