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来到盛京医院,多亏遇到王欢主任团队,我才得以起死回生啊!”在脊柱外科病房,来自丹东的杨女士正在向手机那端的亲朋好友们诉说着自己的生死经历,爽朗的笑声也让身边的丈夫倍感轻松。回想起几天前入院的情形,杨女士和丈夫仍心有余悸。
呼吸困难命悬一线
一天午后,正在做家务的杨女士突然感到呼吸困难,颈肩部剧烈疼痛,随之四肢也开始麻木无力,短短几天里,杨女士竟瘫痪在床。到底是什么病,会进展得如此迅猛,让杨女士命悬一线呢?
求医心切的家人随即跑遍了周边各大医院,得到的答复却都是“东北地区的医院恐怕都做不了。”春节将近,疫情限制和隔离时间病人去北京等地就诊,这让全家陷入了彷徨、绝望之中。可病情不等人,杨女士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连喘口气儿都十分吃力。后经多方打听,杨女士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盛京医院脊柱外科病房主任王欢教授。
罪魁祸首竟然是它
结合磁共振检查结果,王欢主任迅速找到了症结——颈椎肿瘤!“这个颈椎肿瘤已经很大了,而且已经导致患者的高位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如果再晚来几天,那后果不敢想象。”王欢主任耐心详实地向杨女士及其家人介绍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并立即着手安排杨女士办理住院。
术前再次检查显示,肿瘤生长十分迅速,完全侵犯颈椎前部,直径已达6厘米,明显加重了对脊髓的压迫,而且完全破坏了颈椎前方骨结构。面对燃眉之急,经过对杨女士全面细致地会诊评估,王欢主任决定尽快安排手术治疗,并在第一时间组织了科室疑难病例讨论。针对杨女士病情,病房多数专家考虑到前路肿瘤切除手术风险过高,有生命危险,因此建议先行后路姑息减压,主张二期处理前方压迫。然而后路手术虽然能够减压,但前方的压迫不解除,肿瘤侵袭速度极快,术后很快会再次加重,杨女士处境仍会十分危险。
危急时刻,王欢主任果断决定,采用前后路联合肿瘤切除内固定的手术计划。
迎难而上 卸掉“包袱”
以大医精诚护佑患者生命!这是医者的使命,也是他们在危急关头迎难而上、勇于尽责的担当。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王欢主任仍带领团队硬核出击、无畏前行。为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王欢主任和病房颈椎外科亚专业组主管医生段景柱教授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请介入科刘主任和显微外科田主任专家会诊;备血15单位;拟定甲状腺上动脉作为替代血管,必要时行血管吻合术;由于双侧椎动脉已被肿瘤包绕,必要时准备行血管栓塞术;准备人工硬脊膜以保护植骨不受肿瘤侵袭……每一处细节都尽显周全,每一环衔接都紧密无缝。
有了充分完整的术前准备和高超的技术作为基础,王欢主任带领团队在最难完成的高位颈椎前方入路完整切除肿瘤,并利用后路手术加固,精准地为杨女士切除了病变的椎体和压迫神经的肿瘤,一点点精确止血,力求术中对周围血管、神经保护到极致。病房崔少千教授、段景柱教授等参与,手术历时4个小时,如此高风险的手术仅有600毫升的出血量,有效避免了大量出血的后果和输血的风险,这让在场所有脊柱外科教授等医护人员惊叹不已。手术全程,杨女士的生命体征非常平稳。
次日清晨,病房里一抹冬日的暖阳格外耀眼。此刻的杨女士正在丈夫的陪伴下,进行着小幅度的运动,久违的笑容重新洋溢在杨女士的脸上:“颈肩部不疼了,四肢活动感觉也恢复良好,手术效果太好了!这里的医生真是妙手神医啊!”术后的杨女士一身轻松,频频为前来查房的王欢主任及其团队点赞、道谢。
仁者大医济苍生。为病人冒险一搏,类似急危重症的抢救病例还有很多,每每看到患者重拾健康,王欢主任和他的团队都会感到满满的幸福感。未来,他将带领团队继续用仁心仁术,延续患者生命的边界;用大医精诚,做值得托付生命的仁者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