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住院八天了,已经出院了,就是在沈阳市儿童医院治好的这个川崎病,并且儿童医院有丙球,也会治川崎病,治的很及时,我就是想感谢一下儿童医院,这个医院的优点太多了,护士和医生特别有爱心、也特别地耐心。小护士扎针技术个保个杠杠的,我儿子扎针都不哭,他们进针的手法贼好,一看就不疼,并且一边给你扎针一边哄孩子开心……”
近日,一名1岁9个月的川崎病小患儿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二病房治愈出院。出院后,宝宝的妈妈特意在视频平台上录制了一段长达3分35秒的视频,以表示对医护人员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的肯定及最由衷的感谢。
小儿高烧三天三夜
市儿童医生诊断为“川崎病”
1月20日,在使用美林等药物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宝妈带着高烧40.0℃持续三天三夜的儿子急匆匆地来到了沈阳市儿童医院,当时患儿双眼球结膜充血,并且出现了皮疹。
宝妈介绍,起病初间隔6小时左右发热,入院前2天发热间隔缩短为3-4小时,入院当天出现球结膜充血,杨梅舌,双上肢、躯干及臀部出现散在红色皮疹,双手掌潮红等。医生通过详细了解并且及查体后,考虑患儿“川崎病不除外”。
患儿入院后,进行了血液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入院第2天仍有反复发热,结合患儿的疾病表现及检查结果,川崎病诊断明确,立即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保护冠状动脉,口服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同时予抗炎对症治疗,入院第3天体温明显好转,之后未再发热,经过9天精心的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患儿各项检验及检查指标明显好转,川崎病临床治愈出院。
川崎病发病初期与感冒相似
耽误治疗会导致患儿心脏永久性损伤
众所周知,小儿容易生病,尤其容易感冒发烧和起各种疹子,生病次数多了,爸妈们都练就了淡定和从容。但要提醒各位家长,“川崎病”发病初期与感冒高度相似,也会有出疹子的表现,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且发病急,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可能对心脏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二病房医生介绍,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发热出疹性起病,如果发热5天以上,再出现以下几种表现就可以诊断川崎病,如1双眼发红、结膜充血,多数没有分泌物;2口唇红肿、皲裂,口腔粘膜充血,杨梅舌;3身体出现皮疹,小儿在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红肿;4四肢末端硬性红肿,掌心和脚心红斑,后期出现指趾端脱皮;5颈淋巴结肿大;如果以上标准不够,但高度怀疑川崎病,可结合血液检查及超声心动图等进一步确诊。
临床显示,该病对患儿最大的危害是发病时伴有全身性血管炎,以心脏冠状动脉炎症最常见,未经正规治疗患儿冠脉动脉损伤发生率达25%,严重者或延误治疗者可引起冠状动脉瘤形成,造成死亡或遗留长期后遗症,川崎病目前已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诱发因素。虽然川崎病病因至今不清,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患儿的症状,极大地改善了患儿的预后。因此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识,及时治疗,是治疗川崎病的关键。川崎病一经诊断应在10天内给予治疗,多数儿童可以治愈。超过10天未治疗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危害极大。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彩超。
沈阳市儿童医院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筑起沈城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线,全院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打赢沈城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