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超1亿,其中8.1%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足,这也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15%-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2%-16%的患者需要截肢,而截肢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2%,面对如此“凶险”的糖尿病并发症,众多糖友甚至到了“谈足色变”的地步。
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神经外科病房副主任鲍民教授为大家讲解:糖尿病足一定要截肢吗?
靠谱名医拍摄团队
鲍民教授表示,在脊髓电刺激疗法出现之前,要么就是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反复的清创换药,如果效果不好就只有截肢这一条路。
1. 糖尿病足清创的一般原则
清创是伤口愈合的基础,彻底清创是防止创面感染的重要措施,而及时闭合伤口又是防止组织进一步发生坏死的手段。
当完成对创面的预判工作后,适当地创基处理、合适的敷料覆盖以及闭合方法在加速愈合中有重要作用。
2. 哪种情况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有一个Wagner分级法,把糖尿病足分成0~5级。
一般来说,糖尿病足没有皮肤的溃破,只是脚有点麻木,这种是0级。
皮肤破开,病情发展到皮肤层是1级,肌肉层是2级,肌腱是3级,到了骨质为4级,全足甚至踝关节就是5级。
一般到骨质的这种坏疽,处理起来就相对困难一点,很多就要截肢。
3. 出现以下症状,须警惕糖足病变!
尽管糖尿病足治疗困难、难以愈合,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证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使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避免发生足溃疡从而避免截肢。
措施的关键是尽早识别出有糖尿病足高度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防治足溃疡的发生。
皮肤干而无汗,脚趾刺痛、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缺失,行走时有脚踩棉絮感。
或伴有下肢缺血问题: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等,并且随着病变进展,脚趾出现坏疽,足跟或跖趾关节部位出现溃疡,部分患者出现肢体感染。
出现这些症状的糖友要警惕,糖尿病的病变正在“侵蚀”你的脚。一定要重视,尽早治疗!
鲍民教授在此鼓励广大患者,不要讳疾忌医。
随着高科技疗法的引进和医疗技术的积累,一定能让更多患者回归到正常美好的生活!
下期预告:
《糖尿病足险截肢,脊髓电刺激术保住了大爷的脚》
-END-
*提醒: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 本期合作名医 -
鲍民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全国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微侵袭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辽宁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
学习及培训情况:
200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外科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从事功能神经外科工作。2009年赴日本国立癫痫中心学习。2012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学位。2013年获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赴美国范德堡大学神经外科中心学习。2019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昭和大学交流学习。
重点从事脑功能区肿瘤、顽固性疼痛、糖尿病足、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肌张力障碍等疾病的外科治疗,以及神经内镜下脑出血的微创清除手术和经鼻垂体瘤手术,完成神经外科手术2500余台。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四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一项,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门诊时间:每周五
门诊地点:盛京医院南湖院区1号楼B座6楼外科门诊
编辑 | 小田酱
海报 | 军哥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科普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