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国家卫健委援外工作要求,沈阳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孙鹏作为中国(辽宁)第四批援冈比亚医疗队员勇赴非洲,开始执行为期389天的援外医疗任务。
作为一名儿童重症主治医师,心怀“大爱无疆”的他来到非洲大地,深入冈比亚这个既贫穷又落后的国家并在这里实现自己作为医生的神圣价值。长久以来,儿科医生这份职业始终承载着格外沉重的使命,和国内儿科的现状相同,冈比亚目前也存在着"儿科医生荒",这里的儿科医生一直非常紧缺。
初到爱德华?弗朗西斯?斯莫教学医院(EFSTH)工作,孙鹏医生便能迅速参与到繁重的临床工作中。其优秀的英语口语表达,为他全面承担临床及教学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日常及教学查房过程中,他不仅能准确地诊断疾病,还能用流利的英语向当地医生详细阐述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介绍中国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继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疗计划。受其无上的工作热情与精湛的业务能力的熏陶与感染,科室的医护同事及患儿家属都亲切地称呼孙鹏为“我的太阳(Oh My Sun)”。
因国内和非洲的临床思维差异较大,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临床思维的相应转变。比如,临床工作中常碰到的肺炎、肠炎反复迁延不愈,全身皮损创面不愈合甚至坏疽,还有怀疑真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诊断考量依据相较国内更加错综复杂。在非洲,因为儿童HIV的感染率极高,且入院并不常规做抗体检测,一旦碰到任何疾病难以治愈或好转的患儿,医生头脑中第一个兴奋灶永远要考虑到是否有HIV的感染,并且在儿科重症病房中,也始终有艾滋病的患儿在接受治疗。说起例子,孙鹏介绍说:“结核患儿往往不是单纯的结核感染,在这里,能很容易遇到国内极罕见的儿科`卡肺'病例。”根据不同的环境与地理因素审时度势进行谨慎、科学而精准的研判,继而因地制宜制定具有相对普适性和针对特殊性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是孙鹏来到冈比亚后必须要练好的一把“硬功夫”。
恶性疟疾是困扰当地儿童的另一种严重疾病。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或无相关免疫力,且因贫穷落后,家长防病治病意识淡漠,感染恶性疟疾后,极易发展为脑型疟疾,且常合并黑尿热等多种并发症,恶性疟疾是导致患儿死亡和永久性多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中,能广泛应用由我国学者首次发现并提纯以及人工合成的青蒿素类药物治疗各类型的疟疾患儿,使孙鹏医生倍感欣喜,更坚定了他援非的信念与信心。
中国医疗队在驻冈比亚大使馆的帮助下,在为受援国的人民提供顶级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当地华人的医疗保健工作。自2016年复交以来,在冈比亚经商、工作及定居的华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在冈华人儿童数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
因当地医疗基础设施落后,缺医少药,技术能力欠缺,传染性疾病肆虐及交通意外多发,尤其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儿童的医疗保健是在冈华人家长关注的头等大事,也是影响华人家庭长期稳定生活和从业的首要因素。作为队内唯一的儿科医师,为华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提供最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孙鹏医师同样肩负的重要使命。他创造性地建立了“华人儿童健康群”并制定了在任期内建立覆盖全冈比亚的“华人儿童健康档案”计划,目前已初具规模(如上图)。平日里,孙鹏医生对各位“冈宝爸”“冈宝妈”的咨询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在冈比亚华人圈中,他凭借着高尚的医德医风与精湛的医术享有很高的声誉。
“感恩祖国母亲温暖,致力华人儿童健康”——在儿童群的公告中孙鹏长久用这十六个字作为理念不断鞭策着自己。他心怀医者仁慈济世之心,将“大爱无疆”的真谛遍撒在冈比亚这片异国的土地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无上职责信念的支撑下,孙鹏医生在执行援助冈比亚任务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最精湛的技术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将他的十六字服务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即在韶华,当不负韶华——孙鹏对这句话有他最恳切地理解:“此生有幸能够代表国家从事医疗援外工作,定当不辱使命、不负韶华,竭尽所能地完成工作,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