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大东区知识产权的促进、运用、保护和服务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要求,大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强化知识产权服务的十条举措。
一、加大商标注册、专利、地理标志培育力度。走访调研,精准施策,帮扶引导企业办理商标注册、申请专利等业务,2021年新增注册商标100余件,新增发明专利50余件;
二、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增强企业对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认知程度。对接市场需求,破除银企信息屏障,搭建银企合作桥梁,帮助指导企业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证》;
三、建立大东区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信息数据库,提示企业及时办理商标续展、缴纳专利年费和申请维持费等业务,避免因错过办理时限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掌握专利企业情况,组织其申报大东区专利专项资金;帮助其申请沈阳市专利择优支持专项资金;组织其参加“中国国家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等;
五、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的服务平台,线上通过大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大东区市场监管局抖音号等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线下成立知识产权咨询室,主动服务,专人对接,进行政策解读,答疑解惑;
六、编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流程》等手册,解决企业对政策不易懂、难享用问题,送“策”上门;
七、指导企业内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号召其做好知识产权“体检”,增强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八、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假冒专利等行为。建立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将重复侵权、故意侵权企业名录向全社会公布;
九、落实知识产权侵权举报投诉制度,鼓励和支持举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断健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改进投诉受理服务水平,并建立投诉登记台账。做到查看率、回复率、处理率100%;
十、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制度,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培训。发挥行业协会、专利服务机构的作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模式。
十条举措的出台旨在解决企业对政策不易懂、难享用的问题,发挥品牌等无形资产的重大作用,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增强其经济实力。同时,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震慑违法行为,为市场主体创新探索营造宽松空间。大东区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抓好十条举措的落实,努力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推动区内经济快速发展。
(通讯员:杨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