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咱们中国是美食之国。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国人的嘴享了不少的福,可谁知,胃却遭了不少的罪。
近年来,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新发胃癌患者在中国!而且,您不要以为这是一个“老年病”,事实上,胃癌早已越来越年轻化,二三十岁患者大有人在!
这与大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很多人经常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经常熬夜、紧张、焦虑,食物也偏爱腌制食品、烧烤、重盐、重油等“有滋有味”的东西,最终成为胃癌的易感人群。
如果上面这几个习惯不幸戳中了你,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胃癌那些事儿吧!
胃癌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胃癌是胃粘膜上皮不受机体调控的无限增殖所致,尚无特定病因,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
以下人群为胃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重视:
(1) 性别:男性的患病风险为女性的2倍。
(2) 年龄:50岁以上为胃癌的常见发病年龄,大约75%以上的胃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建议45岁起进行胃癌筛查。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第一类胃癌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可引发胃炎、胃溃疡,也是胃癌的常见因素。建议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查及治疗。
(4) 家族史遗传史: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有胃癌病史较普通人高出2-3倍的患病风险。一些遗传疾病,包括遗传性弥漫型胃癌、遗传性非息肉症大肠癌及家族腺瘤性息肉症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5) 饮食因素:经常摄取高盐、烟熏及腌制食品、油炸、烧烤、红肉食物、高油饮食及黄曲霉素污染会增加胃癌发生,建议多食用新鲜果蔬。
胃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可能是上腹部隐痛,也可能会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早饱、反酸、食欲不振等。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仅为5%-10%左右。因此,提高警惕、增加知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学会预防胃癌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胃癌该如何筛查?
胃癌的筛查主要有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病理组织活检证实。
对于普通人群,从45岁开始进行筛查。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的高危人群,须从40岁开始进行胃镜筛查:
(1) 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如辽宁庄河,山东临朐、福建长乐等。
(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
(3) 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病史患者。
(4) 直系亲属曾患胃癌,有胃癌家族史者。
(5) 日常生活习惯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高盐、腌制食品、饮酒、吸烟等)
若检查结果为异性增生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需粘膜下切除及随访。若检查结果为萎缩性胃炎,最好每半年到1年复查一次。若检查结果为浅表性胃炎,可每2-3年复查一次。
胃癌该如何预防?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在遗传低、中、高风险的人群中,坚持不吸烟、不喝酒、少吃腌制食品、多吃新鲜果蔬这4点,胃癌的10年绝对发病风险可分别降低0.82%、0.94%和1.12%。
预防胃癌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01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尤其是一级亲属有胃癌家族史的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显著降低55%的胃癌风险。
02
多进食新鲜果蔬,避免高盐、腌制、烧烤、烟熏类食物。
03
忌烟酒。
04
定期胃镜筛查。
看到这儿,您是不是也有点慌呢?别怕,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放下手中的零食,改掉不良习惯,如有不适感觉要趁早来医院看看哦~
盛京医院第三肿瘤内科 消化肿瘤病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以诊治消化系统肿瘤(大肠癌,胃癌,胰腺癌,食道癌,肝癌以及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等)为主要特色,联合医院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放疗科以及影像科等相关科室成立MDT团队(多学科协作组),对消化恶性肿瘤的患者开展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如果您有消化道肿瘤防治方面的疑惑,请到盛京医院消化肿瘤门诊就诊,这里有常年从事消化肿瘤诊疗的专家教授为您提供指导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王颖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三肿瘤内科 消化肿瘤病房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协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内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肿瘤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胃肠间质瘤、胆道肿瘤、肝癌等疾病的诊治,以及难治性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出诊地点:
南湖院区1号楼B座6楼消化肿瘤门诊D区9诊室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供稿:第三肿瘤内科消化肿瘤病房/王颖 邢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