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全称支气管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的肿瘤都生长在支气管和双肺内,但也有一部分肿瘤生长在大气管和气管下段,左、右主支气管分叉部位-隆突区域。临床上这类患者往往年龄较轻,伴有非常严重的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咳血等临床症状,医学研究已经表明,对大气道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因此,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且紧迫的治疗办法。
肺癌手术是胸外科医生最主要的临床工作。但大气道肿瘤解剖位置深,手术难度极大。手术不仅涉及到对肿瘤的切除,还需要对切除后的大气道进行重建,同时更要求麻醉团队对术中气道的精准管理和紧密配合。众多困难会导致许多医院和医生对此类病人及此类手术望而却步。沈阳市胸科医院作为专业的胸外科医疗团队,一直秉承着“胸外科手术无禁区”的理念,在刘永煜院长和学科带头人任翼主任的带领下,完成了多例中心型肺癌,以及大气道肿瘤的疑难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心型肺癌是指病变位于肺段,叶支气管的肿瘤。为了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多数需要进行气道的切除修补和重建。根据肿瘤的位置和侵犯气道的范围,沈阳市胸科医院的胸外科团队采取支气管楔状成形,袖式成形的切除及重建术式。如果同时血管受肿瘤累及,也可以同时采取血管切除及重建的方式。这类手术技术成为胸外科团队常规的手术操作。
大气道的肿瘤手术,对于胸外科医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要保证肿瘤的切除彻底,又要保证气道吻合重建的确切,术中还要对血运、神经进行保护。切除肿瘤后,进行气道重建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肺脏进行有效的通气,需要麻醉团队的密切配合。曾经有一位46岁的张女士,气道内生长了恶性肿瘤,任翼主任带领团队在术中切除肿瘤前对左、右喉返神经进行了充分的解剖、游离和保护,应用支气管镜定位切除距离,精准彻底的切除肿瘤。同时术中麻醉采用自制的气管通道,既保证了有效的通气氧合,又不对吻合操作产生干扰,使手术过程变得既安全又顺畅。整个手术仅用一个小时就顺利结束。术后患者恢复得非常顺利,影像学复查几乎看不到气管重建的痕迹。
隆突是一个特殊的解剖区域,对生长在此区域内的肿瘤进行手术是气道手术最复杂的技术。切除肿瘤后往往涉及到对左、右主支气管,气管下端三个断端的组合式的吻合及气道重建。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57岁的张先生,肿瘤恰恰生长在隆突之上。术前胸外科团队精心设计了两种隆突重建方式,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情况,将左主支气管与气管进行了重建,将右主支气管重建在气管下段,构建新的隆突结构,成功的对肿瘤及隆突区域的气道进行了彻底的切除,术后患者顺利出院。在刘院长和任翼主任的带领下,沈阳市胸科医院于2020年成功地完成了此类术式,这也标志着东北地区对隆突重建手术的开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专业的医院,专业的胸外科团队,在刘永煜院长和任翼主任的带领下勇于向困难挑战,向自我挑战。突破了胸外科手术曾经的一个又一个“禁区”。以患者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想,尽医生之所能。“胸外科手术无禁区”的践行之路,沈阳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团队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