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院的战疫
沈阳市10天没有新增病例,
全市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
大街小巷又开始车水马龙,
超市里恢复了迎春的生机,
沈阳四院正有序恢复开诊……
一切向好,但没有人能忘记
这一个月我们经历了什么
谨以此文
向每一位拼尽全力守护家园的四院人
致敬······
硬核堡垒
勇担全民核酸检测重任
2020年的最后一天,沈阳市下发了“市内9区开展全民核酸检测”的17号令。四院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15个党支部挑起重任。
一座800余万人口的城市,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对于各党支部更是从未有过的艰难。那段日子,每位书记都有一段心酸“血泪史”,前线一天多过一天的人员支配,后方一个接一个战斗性(累病)和非战斗性(隔离)减员;防护服和面屏下分不清有多少年逾六十的老专家或新入职的95后参与其中,只知道每一个人都以战斗的姿态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从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16日,17天的时间,医院先后派出4099人次,完成9个街道865472人次核酸采集工作,深入明廉管控区入户采集5万余人次,从临床医生护士、到机关后勤职工,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百姓健康和沈阳平安,每个人都是生命线上最美的逆行者。
肿瘤内科医生黄超为居民采核酸时遇到女儿
最飒入户采集装备勇闯“天涯”
市民的配合是对白衣天使最大的支持
每天晚上配备好次日百余人的核酸采集装备
爱在明廉
守护“圈”内十余万百姓健康
2021年1月6日起,四院正式接管皇姑区明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承接区域内10.5万人和外围3万人的日常医疗保障工作。在收到紧急任务后,院领导认真研判,对明廉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工作及医政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协调。
行政组率先进驻,从零起步,反复与市区、各社区医疗负责人及明廉社区人员沟通协调,不断梳理修订就医流程,提升多方配合程度。医院向居民公开了五部热线电话,同时,以最快速度联系各渠道做好后勤工作保障,设置临时诊疗室、彩超室、心电图室、回访手机、电脑外网连接等等,确保专家顺利线上接诊。
近半月里,从急性脑梗、急性心梗、急性左心衰等急、危、重症的转运,孕产妇急诊急救的转运,到发热、腹痛、头晕等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从湿疹、带状疱疹、水痘、疥疮等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到猫抓伤、狗咬伤、意外创伤等破伤风、狂犬疫苗的急诊救治工作等,再到部分外科、护理操作性工作的开展……市四院的医护人员面对一次次的“突发状况”沉着应对,无数暖心的故事在明廉流淌。四院人的坚守让“圈内”的居民减少了对疾病的“恐惧”,多了一分“安心”,少了一分“焦躁”。
历经鏖战
隔离病房迎接最强挑战
随着第一个新冠确诊病例打破了沈阳人平静的生活,已经坚守了整整一年的沈阳第四人民医院北陵院区也再次进入紧急迎战状态。12月28日,最早一批进驻隔离病房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平和在北陵院区坚守8个月刚换岗返回主院区没多久的护士长刘锦屏带领30余名“老战士”再次重返隔离病房。
疫情延伸至沈阳的多个区域,涉及人员批量增加,北陵院区经历了一场场“腥风血雨”的鏖战。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为完善检查,医院安排专用车辆、走专用通道、使用专用设备护送到南院区行肝脏检查,明确诊断为肝内胆管癌,隔离期满后转肝胆外科继续治疗;肝脏肿瘤肺部转移患者在隔离期间病情急剧恶化,“大白”救治团队争分夺秒与死神展开拉锯战,终于撑到隔离期满,实现了家属“见最后一面”的请求;外籍入境发热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多方努力确诊为罕见的疟原虫脑病;错过手术期的脑出血患者在隔离病房接受了全程规范的治疗和护理,解除隔离时病情稳定,还有近十名需要透析的患者……
这是北陵院区隔离病房组建一年来收治重患最多、最密集的一个月,救治团队24小时坚守在重患身边,以老年医学中心为主力的护理团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为卧床患者的翻身、扣背、吸痰,及各种管路的护理操作;一个个守护重患的不眠之夜、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大战……
这是一个医院、2000名职工、500名临时用工人员的战疫片段,这只是大沈阳抗疫战线上的一个缩影。
致敬,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铭记,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开始,又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结束的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