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沈阳市政府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进行新闻发布。
2021年1月7日12时至1月8日12时,我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现将情况通告如下。
一、病例基本情况
林某,女,63岁,中国籍,家庭住址: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启工街道启明社区,职业:退休。系1月5日报告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孙某某母亲,作为孙某某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沈阳市疾控中心对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目前已转入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经省级医疗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孙某某,男,65岁,中国籍,家庭住址: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启工街道启明社区,职业:退休。系1月5日报告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孙某某父亲,作为孙某某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沈阳市疾控中心对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目前已转入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经省级医疗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李某某,男,71岁,现住址:沈阳市皇姑区昆山西路向工北小区,职业:退休。在谱康医院输液期间与尹某某共处一室,是确诊病例尹某某的密切接触者。12月23日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实施集中医学观察。隔离期间无发热, 5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连续2次血清IgM、IgG抗体均为阳性,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经省级医疗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已转入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以上3例病例信息已经通过省卫健委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
截至目前,此次疫情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二、目前采取的措施
一是继续加快流调溯源工作。流调溯源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基础的工作。一方面,市疾控中心联合公安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全覆盖、无死角地开展流调工作;另一方面,流调专业人员严格甄别病例最早发病时间,避免发生因发病时间误判而导致密切接触者遗漏;此外,严格按照要求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核酸和血清学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完善流调证据链条,提高发现病例、找到病例的效率,为及时控制疫情节约时间。
二是继续加快密接排查工作。密接排查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关键的工作。一方面我们把握从严判定密切接触者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不漏掉一个密切接触者;另一方面,继续扩大排查病例的周边范围,保证最大限度控制疫情蔓延。截至1月7日22时,经过流调和排查,共排查病例的各类密切接触者31437人,全部实施了隔离管控措施。其中:密切接触者1383人,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8412人,次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21642人。
三是继续做好疫点处置工作。科学划分疫点,做好疫点的终末消毒是控制疫情传播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截至1月7日22时,本次疫情全市共涉及192个疫点,全部开展终末消毒及消毒效果评价。采集环境样品20353份,消毒面积达178840平方米。
三、及时调整风险等级
2020年12月24日,沈阳市于洪区北陵街道宏达家园小区和华润橡树湾二期被调整为疫情中风险区。我市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中风险区管控措施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超前管控,对小区实行封闭管理、风险排查、全员核酸检测、内外环境消毒、人群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国电发﹝2020﹞11号)要求,经我市新冠疫情防控专家组综合评估研判,并请示省总指挥部同意,从即日起,将于洪区北陵街道宏达家园小区和华润橡树湾二期调整为低风险区,并对区内人群继续实施7天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四、健康提醒
面对本次疫情,广大市民朋友表现出空前的坚定团结,坚信抗疫必胜,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思想松懈,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疫情期间,有些市民担心乘坐这些交通工具可能存在着一定感染风险。面对我市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我们提醒市民朋友:
首先,自觉有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时,请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次,全程必须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无接触方式充值、购票;注意手部卫生,乘车过程中,尽量不用手触摸座位、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设施,如触摸后,不要直接接触口、眼、鼻,避免接触传播,乘车后及时清洁手部;乘车时不要进食;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错峰出行,儿童和学生外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还要注意:尽量选择后排落座;乘坐过程中开窗通风,如果使用空调,不要选择内循环模式;尽量不拼车。
我们将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精准防控举措,以更高的责任和标准,守护沈城的健康安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