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冬天到来的,还有让人烦恼的潮湿的PP,它让人尴尬不适,说不出的难受!!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常常是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病变多以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为主要表现。
1.一般防治原则
(1)尽可能寻找病因,故需对患者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及思想情绪等作深入地了解,并对全身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有无慢性病灶及内脏器官疾病,以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洗拭以及其它对患者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品等。
(3)避免易致敏和有刺激的食物,如鱼、虾、浓茶、咖啡、酒类等。
2.内用疗法
西药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以止痒。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及调整神经功能的药物也有帮助。
3.外用疗法
对小范围亚急性湿疹应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及配合焦油类制剂外用效果较好。
鉴于使用激素类药物对患者存在诸多副作用的不足之处, 我们开展多途径、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1】中药熏洗:消炎止痒浸膏(院内制剂)外用熏洗。
【2】中药口服。
【3】中成药外用。
【4】肛门局部熏洗激光理疗。
【5】严重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去除诱因,肛门局部封闭,阻断皮下神经传导。
肛 周 湿 疹 预 防 先 行 !
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常是多方面的。
外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在刺激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多汗、搔抓、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有些日常生活用品如香脂等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也可使某些人湿疹加重。
内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等精神改变,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的病情。
预防是关键!
【1】及时治疗各种肛门疾病可预防湿疹的发生。如:痔、肛瘘、肛乳头炎等。
【2】保持肛门部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忌用肥皂水浸洗,忌用过热的温水浸泡,以免加重病情,要防止腹泻或便秘及其它诱发原因。
【3】内裤不可过紧、过硬以防磨擦皮肤,应穿纯棉内裤。便纸要柔软,便后或临睡前,宜用温水坐浴。
【4】接触的各种物品、用具以及化学品中可能致敏的物质,应加以清除。
【5】避免焦虑情绪和过度紧张,不要用手使力狠抓肛门周围皮肤,以免搔破引起感染。
【6】忌食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忌食发物:海鲜、羊肉、韭菜、鸡蛋、狗肉等。
食 疗 有 妙 招 !
1.鲜地瓜汁外敷:鲜地瓜60克去皮挤汁,并将渣捣烂如泥状,加醋适量调匀,敷患处,汁可饮服,连用5-7天。
2.赤豆米仁汤:赤小豆、薏米仁各30克,煮熟烂,加糖适量,日服2次。
3.赤小豆:赤小豆10克,焙干研成粉末状;用鸡蛋清一个调之成厚糊状,涂于患处。若渗液多者,可加松花粉外敷。【本期专家】
张春霞,沈阳市肛肠医院肛门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委员会委员,辽宁中医药肛肠学会理事。擅长肛肠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及复杂性肛瘘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