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冬季的到来,遇到雪天,老人最怕摔倒,因为年龄大的人骨质疏松,一旦有个磕碰特别容易骨折。骨质疏松对骨骼健康的危险很大,它是个潜伏隐形杀手,平时不容易发现它的症状。以至于大家都听过骨质疏松,却很少有人真正去关注它、预防它、治疗它。
那么骨质疏松可以预防吗?大家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补钙”这个层面上。平素里骨科医生们又大多忙于手术,很少有机会坐下来详细的给病人讲一讲关于骨质疏松和补钙的问题。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二病房副主任、主任医师赵燕邦就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补钙”话题开始,说一说下面四个常见问题。
一、补钙到底是食补好还是吃钙片好?
毫无疑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食补!
当然,有些人由于高龄、饮食习惯、疾病等原因,不喜欢或者不能吃什么高钙的食物,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钙,这时候才需要用到钙片。比如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喝奶,就是不喜欢吃豆制品,就是不喜欢吃蔬菜,或者饭量很有限,或者因为疾病没法足够进食等等。这时候,为了摄入足够的钙质,就需要依靠钙片来补充了。
给大家推荐几类常见钙含量高的食物:
① 牛奶、酸奶、奶酪:含钙之王,含量高且易吸收。100mg/100ml,平时一包250ml的纯牛奶就可以补充250mg的钙。
②豆制品 (豆类、卤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干) 。
③深绿色的绿叶蔬菜。
④坚果。
我国的抗骨质疏松指南建议,成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800mg,50岁以上则建议为1000-1200mg。而我国人群平均从饮食中摄入的钙有多少呢? 400mg,不到推荐量的一半。所以,虽然食补比吃钙片要有明显优势,可是大多数人就是无法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但是又不想因缺钙而发生骨质疏松,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吃钙片来补钙。
二、骨头汤到底补不补钙?
这恐怕是超多人的固有观念,尤其是我们骨科手术后处于恢复期的病人和一些骨质疏松的病人。不要以为骨头里面含钙高,煮成的汤就是高钙大补。实际上,早有医学研究证实:即使是用高压锅蒸煮2小时,溶解到汤中的钙质也是少之又少。骨头虽好,化不开啊!
此外,骨头汤之所以看起来浓稠,并不是因为其营养物质有多丰富,主要是因为骨髓中的脂肪被煮到了汤中,脂肪多了,汤自然就看起来稠,闻起来香了。
因此,我们建议:补钙还是要吃高钙食物,而不是喝骨头汤!术后和大病恢复期的病人更是应该少喝汤多吃肉,喝汤喝饱了,哪有肚子来吃更有营养的肉和菜啊!
但是如果您就是觉得骨头汤好喝、开胃,但喝无妨!
三、单纯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异常造成的,因此治疗时不是单纯补钙就行,而是应该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在优化饮食的基础上,吃药(抗骨质疏松药物)、运动都不能少。
四、补钙药有很多种,应该怎么选择?
钙剂有很多种类,每种含钙量不一样
钙制剂按来源分为天然钙剂和人工合成钙剂,而人工钙剂主要分为两种:
①无机钙:碳酸钙、磷酸钙、氧化钙等。
②有机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等。
在这些钙中,他们的含钙量是不一样的:
碳酸钙含钙量最高(40%)>醋酸钙(25.34%)>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9.3%)>柠檬酸钙(8%)。每种钙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有它相应适合的人群。每次买钙剂的时候,请掏出盒里的说明书仔细阅读钙剂的成份,对照下面的解读来选购。
大多数人→碳酸钙
碳酸钙含钙量高,可在胃酸中溶解,吸收率高,价格也比较实惠,对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老年人及有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的人→有机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等)
这部分人不建议选择碳酸钙的原因在于:碳酸钙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胃肠道内一些水分,可能会出现恶心、习惯性便秘等情况,而有机钙如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等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胃酸帮助钙溶解,对胃肠道的刺激更小、胃肠道的反应更低。
肾结石患者→有机钙(尤其是柠檬酸钙)
有机钙类的柠檬酸钙、醋酸钙都适用于肾结石患者,其中柠檬酸钙尤其推荐,补钙的同时还能达到抑制肾结石产生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除了葡萄糖酸钙,其它钙都行
这个不需多说,葡萄糖酸钙含葡萄糖,用这个补钙可能瞬间让您的血糖飙升哦!
【本期专家】
赵燕邦,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骨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创伤骨科,尤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及预防有丰富经验;颈肩腰腿疼痛,擅长退变性脊柱相关疼痛疾病的诊治,采用微创治疗方法,创伤小,效果好;老年骨关节病的诊治,综合保守、微创及手术等多种方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