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辽宁联合辽宁省司法厅共同推出“法治易读”专栏,结合案件普及法律常识。
离婚对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来说,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逐步的发生微妙变化。而不变的是,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却一直是离婚纠纷中夫妻双方最重要的争议焦点问题之一,本期栏目邀请辽宁秀文律师事务所周莹律师通过今天这篇文章,能够使大家对于抚养权的疑惑得到一定解答。
一、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对抚养权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施行以后,进一步明确了法院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最有利于子女成长为原则;子女已满八周岁的,由于孩子具备了一定判断能力,应当尊重子女的真实意愿。
二、在争夺孩子抚养权归属时,哪些可以作为有利因素呢?
1、双方基本条件
父母双方基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生活习惯,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异。比如其中一方生活习惯是长期酗酒、赌博,很明显的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2、离婚双方父母基本条件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如此快,夫妻双方都要工作,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带孩子的是一方的父母。因此,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
离婚纠纷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所以大家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提出有力证据。
三、孩子的意见非常重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如果孩子年满八周岁,一般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变得格外重要。
即使离婚时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始终遵循着一切有利于孩子的原则,但这也只是将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降低的一种手段,但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古语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慎重的对待结婚和离婚,珍惜婚姻,珍惜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