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典型示范电网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沈阳市建起一套较为成熟的电网建设“政企合作”管理体系与协调机制,在沈阳市委、市政府和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的紧密配合下,沈阳电网发展环境不断好转,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和推进,沈阳电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固化机制 定期协调解决重点问题
11月20日,沈阳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姜有为主持召开沈阳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协调解决沈阳电网建设重点难点问题。
为全力推进沈阳电网建设,沈阳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担任沈阳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确定按季度召开沈阳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电网建设项目选址难、征地难、协调难等问题。2017年以来,沈阳市长亲自主持、市政府各部门地区主要领导参加的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已先后召开10次。
10次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的召开,沈阳电网建设213项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和推进,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下,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积极向上级单位争取电网投资,并加强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
近四年来,沈阳先后争取国家电网公司对沈阳地区131亿电网投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市220千伏电网全域容载比已达1.98,城网10千伏线路联络率提升9%,户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11.5%,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5.6%,电网供电能力、供电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多方保障 高效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11月23、27日,500千伏盛京输变电系列工程中的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线路工程第一盾构区间、第三盾构区间先后实现贯通,这也标志着,凝聚了沈阳市发改委等十余个部门和国网沈阳供电公司通力合作的500千伏盛京输变电系列工程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
500千伏盛京输变电站系列工程作为全国继北京、上海、杭州后,第四个在市中心区域建设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对沈阳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列入国家“稳增长、保发展”计划和省政府“重加强”项目,也是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关注的工程项目。
500千伏盛京输变电系列工程包括500千伏盛京变电站、220千伏滂江变电站,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线路、500千伏盛京—沈东架空输电线路等多项重点工程,是沈阳乃至辽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建设环境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特别工程多个项目在城市核心区,规划选址、征地排迁、施工保障面对巨大压力,一直处于长期在建状态。
为加快系列工程推进,在沈阳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地区、部门和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积极配合、真抓实干、抢抓工期,共同解决建设问题400余件,涉及“盛京”“沈东”“滂江”“前显”等重大建设项目45件次,沈阳市建委、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以及大东、沈河等工程所在地政府高效协同,在方案确定后,3个月内完成选址、拆迁、施工进场工作,10天内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证、土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三证”办理,刷新了同电压等级工程用时最短记录,系列工程手续齐备,依法合规建设。
目前,500千伏盛京输变电系列工程中的500千伏盛京变电站完成主体施工,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500千伏盛京—沈东架空线路建设完成;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线路工程实现隧道区间贯通;220千伏滂江变电站完成主站楼75%的主体施工。
沈阳市发改委副主任姜柏林告诉记者,在盛京输变电系列工程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政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形成了解决市中心邻避效应突出的“滂江模式”,打造了电网建设样板的“远航速度”,凝练了多部门联合协调的“宁山经验”。
线上融通 网上电网助力智慧城市
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动的“网上电网”系统建设,是电网发展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的一次重要转型升级,是电网数字化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同时,“网上电网”也是沈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电网’平台通过场景化、模块化的方式将电网诊断—规划—接入—建设—运行—评价等全环节业务嵌入统一平台,支撑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全流程线上作业,实现电网智能规划、高效前期、精准投资、精益计划、自动统计和协同服务。”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发策部主任王炜介绍,“‘网上电网’还可以通过融合城市大数据,助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目前,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已在沈阳市自然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电网信息与国土空间数据融通工作,将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体化政府服务平台”等系统对接,达到政企间平台贯通、数据共享、业务融合的目标。
接下来,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将根据“网上电网”42项任务安排,分为“打造发展业务的统一作业平台”、“打造电网业务的协同作业平台”、“打造能源业务的资源开放平台”三方面实现任务目标。工作成果将与政府共享,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更好地开展电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助力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城市大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