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需引起重视。
1.天气寒冷
冬季早晚温差大,使人体处于很大的波动状态之中,寒冷的天气对人体血管也是一种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大多数老年人的血管已经硬化、管腔狭窄,血管进一步收缩,使血管管腔更加狭窄,最终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
2.呼吸道感染
冬季,大部分的中老年人本身的体质会稍微差些,身体的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其适应能力也会随之降低,当面对寒冷的天气时,冷空气的刺激,极易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疾病,而这类疾病,极易诱发心梗及脑出血。
3.缺乏运动
冬季,天寒地冻,大部分的人们都喜欢“猫冬”、喜欢进补,而此时,人们的活动量却在减少,就出现了吃得多消耗少的现象。在这样的“猫冬”、进补之下,人们的血脂也容易增高、血液的黏稠度会相应对大,而这些因素是引发心绞痛和心梗的诱因。
4.暴饮暴食
冬季,特别是在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的时候,人们很吃的会比较多,容易出现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现象,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应酬,让人处于疲劳状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血压和血脂,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多样,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线教研室主任、放射线科主任朴成浩跟您说说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一些事儿。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是指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利用CT扫描采集数据并经计算机处理重建而得到的冠状动脉图像,可用于观察心脏及血管解剖结构有无异常、血管内有无斑块形成,了解血管狭窄程度,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和搭桥术后血管情况等。20世纪90年代末,CT血管成像开始应用于冠状动脉,经过近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疾病安全、可靠的首选技术手段之一。
一、CCTA适应证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F)、国际心血管CT协会(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SCCT)和美国放射学院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等国外专业协会曾于2010年联合公布了心脏CT检查的适用性标准。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诊断。CCTA 主要适用于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冠状动脉斑块及其狭窄的初步筛查:(1) 不典型胸痛或憋气症状的患者,心电图不确定或阴性,且患者不能做或不接受心电图负荷运动试验检查; (2) 有胸痛症状,心电图负荷运动试验或核素心肌灌注不确定诊断或结果模棱两可; (3) 评价低风险(≤1项冠心病危险因素) 胸痛患者的冠心病可能性或发现引起症状的其他原因; (4) 无症状的中、高度风险人群 (指≥2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正在吸烟等)的冠心病筛查; (5) 临床疑诊冠心病,但患者不能做或不接受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6) 对于已知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干预后病变进展和演变的随访观察。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评估。CCTA主要适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术前术后评估。
(1)评估PCI适应证,包括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病变累及部位和范围、是否存在血管变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以及完全闭塞病变的远端显影情况等;
(2) 评估斑块成分、指导PCI及评估预后,如易损斑块或肇事斑块多为狭窄程度不重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行支架治疗的预后不佳,在这些方面可提 供重要的依据;
(3) 指导导丝通过和球囊扩张的可行性,以及支架大小尺寸的选择,对于完全闭塞病变的斑块特征、硬度和范围等的评估具有独到价值;
(4)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后并发症如出血,以及失败后导管检查;
(5) 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随访评价,对于再狭窄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评估。CCTA主要适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术后评估。CCTA 主要适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术后评估:
(1) 术前评价内乳动脉解剖和升主动脉管壁粥样硬化 (钙化和管壁增厚情况),以确定升主动脉能否吻合;
(2) 术后评价有症状患者的搭桥血管是否通畅、再发心绞痛症状的病因 (包括原位冠状动脉) 等。
4.非冠心病手术前的冠状动脉评估。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CT 相对无创、廉价、操作简单且安全。
5.电生理射频消融术前评估。CCTA 可在双心室起搏器植入前明确心脏冠状静脉解剖; 房颤射频消融之前明确患者肺静脉解剖,测量左心房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 (如食管),以及除外左心房附壁血栓。
6.CCTA 在心脏和血管解剖结构诊断(瓣膜病变、心脏占位、血管畸形等) 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对于冠状动脉畸形而言,CCTA可准确呈现畸形部位、类型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多角度、全方面地展示病变,对于术前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二、CCTA禁忌症
1.已知的严重对比剂过敏反应;
2.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患者;
3.无法配合扫描采集和或屏气指令的患者;
4.怀孕或怀疑受孕者;
5.临床不稳定 ( 如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 情况;
6.具有造影剂肾病高风险患者 ( 如有糖尿病且血清肌酐浓度>2. 0 mg/dl (177 μmol /L)。
三、CCTA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前空腹4小时以上;
2.检查前6-12小时至检查后24小时内饮用充足的水分,尤其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多尿症、少尿症、高尿酸血症患者及新生儿、婴幼儿和老年患者;
3.糖尿病患者尽可能检查前、后查血肌酐水平,对于服用双胍类降糖药者,需在使用碘对比剂前48小时(急诊患者从给予对比剂开始后) 停用二甲双胍,碘对比剂使用后至少48小时且肾功能与注射对比剂前无变化才能重新开始服用二甲双胍 (请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
4.检查后可能出现急性或迟发型对比剂不良反应。CCTA检查需要使用碘对比剂,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2~0.64%,其中重度不良反应为0.01%~0.0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症状为主,如瘙痒、荨麻疹,此外还可出现面色潮红、血管炎等。 轻者表现为头痛、恶心与呕吐,重者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血管性水肿及意识丧失等,对比剂肾病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损伤的第3位病因。
四、CTA是什么呢?它是怎么让血管显示的呢?
CTA(CT血管造影)是一种新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它利用受检者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时期性,进行连续解剖及病、生理原始数据的立体采集,然后运用计算机的后处理功能,并制成彩色图像储存于光盘,其影像能从左至右旋转360°,从头至尾观察并能完美地显示血管。
所以它临床上筛查血管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普遍应用。主要应用包括:
(1)头颈部CTA应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头颈部血管狭窄、颅内外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颈动脉体瘤。
(2)主动脉及分支CTA应用:主动脉畸形、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主要分支栓塞(如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栓塞比较常见)。
(3)上下肢动脉CTA:粥样硬化所致狭窄。
(4)另外可以显示各部位肿瘤与其供血血管的关系、肝硬化侧枝循环为临床医生诊断及外科设定术后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临床上可以通过CTA的图像直观定位、定性。CTA检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的技术比较成熟,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对血管图像的大体及内部做更详细的观察。
a
b
c
d
a显示了左冠脉血管的解剖形态及分布;b显示了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形态,间接的判断血管壁的病变;c显示颅内血管的解剖及病变;d显示局部的微小动脉瘤/异常的血管壁外凸影像。
e
f
g
h
l
efg显示腹主动脉及双侧下肢血管影像与骨骼影像VR主次重叠显示;
hl冠脉与心脏VR主次重叠图像,可以反映冠脉的心肌供血区域对照。
j
k
l
m
n
o
p
q
j显示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系统血管的平面解剖;k同样显示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血管解剖以及血管壁的钙化;l显示冠状动脉管壁上的钙化;m清晰显示大脑前动脉的平面解剖关系;nopq双下肢血管MIP仿DSA影像,可以显示钙化及支架影像。
r
s
t
u
v
w
x
y
rst冠脉CPR曲面图像、拉直图像及相应病变血管截面的探针图像;sv显示血管曲面、拉直图像,观察到血管内闭塞及狭窄情况;wxy显示下肢血管曲面、拉直影像。
当前正处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为确保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提前预约,以便减少候诊时间,降低人群聚集的风险。并请您在检查全程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共同打赢这场新冠肺炎战“疫”。
【本期专家】
朴成浩,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线教研室主任、放射线科主任,医学影像专业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华医学会性病艾滋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CT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心胸部CT技术学组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影像分会委员、沈阳市影像质控专家组成员、沈阳医学会放射分会委员、沈阳医学会介入分会委员。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7年,对各系统疾病常见疾病的CT诊断、MR诊断都有一定的经验,尤其擅长心血管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