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儿腹泻,俗称“拉肚子”,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各大综合医院按疾控要求专设肠道门诊。随着夏季的到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控制,小儿肠道疾病患儿逐步增加,今天和大家说说小儿腹泻的有关问题。
一、小儿腹泻吃什么药最好?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临床症状,门诊中常常有家长来挂专家号说:我家宝宝腹泻,给我的宝宝开点好药吧!
有些家长说:我拉肚子,吃点抗生素就好了,给我宝宝也开点头孢、庆大、黄连素吧;还有的说:没必要检查,吃点止泻药就不泻了;还有一些家长说,我们益生菌吃了好几天了,为什么不见效?
其实,无论价钱高低,对症的才是好药,所以需要找到发病原因,治标也治本。
腹泻的原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腹泻又有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诺如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痢疾。
非感染性腹泻有母乳性腹泻、消化不良、牛奶过敏、乳糖不耐受、菌群失调、环境气候因素等引起。
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痢疾才用消炎药,病毒性肠炎和非感染性腹泻,随意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使腹泻好转,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迁延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
二、宝宝拉肚子,怎样正确留取粪便标本?
用干净的塑料盒或塑料袋直接接取,如果用尿不湿、卫生纸、等会使部分液体渗入,影响结果。从污染的便盆、地面收集粪便标本,也不能确定感染病菌的来源。
送检时间应在1.5小时以内,否则其有形成分破坏,使结果不准确。
三、什么是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四季散发,通过粪-口或经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呕吐、可以有发热,蛋花汤样稀水便。轻度者一周自愈,严重者可以有脱水、酸中毒、离子紊乱危及生命。因此,如果状态不好,四小时未排尿,需要及时就诊。
四、腹泻患儿的饮食调理
小儿腹泻,尤其是病毒感染性腹泻,多数为稀便、水样便,易脱水,可以导致乳糖酶活性降低,因此,不能禁食,尽量避免含乳糖食物。可以喝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喝些米汤、烂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一岁以下婴儿,可以暂时换食腹泻奶粉(无乳糖奶粉)。母乳喂养者可加食乳糖酶。
【本期专家】
李彤,沈阳市妇婴医院儿科门诊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沈阳医学院受聘教授,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呼吸专业学组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儿童免疫分会委员,辽宁省哮喘协作组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基层卫生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入选沈阳市健康教育知名专家库。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急救、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