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脑卒中又名 “脑血管意外” ,中医称为“脑中风”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它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也就是说,脑卒中包含脑梗和脑出血及脑血栓,是脑血管疾病的总称那么,脑血栓的前兆都有哪些呢?
引发脑卒中的先兆有哪些?
脑卒中的先兆症状是来自脑部瞬间血流骤变所发出的各种信号,据统计,共有40多种。
1.语言障碍
脑卒中发生前,最常出现的先兆症状就是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利,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者语不达意等症状
2.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3.步态、感觉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4.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也是卒中前的重要先兆症状之一,表现为一侧的面部或者上下肢力量减弱,不受支配,出现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难,或是一侧肢体乏力,胳膊无法抬举,手中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还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双腿突然失去力量猝然倒地的症状。
5.疼痛表现
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往往有剧烈头痛的前兆,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有人还伴有恶心呕吐,这些征兆表明患者血压有波动,脑功能出现障碍;卒中前有些患者会出现舌痛,因为舌头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舌头血管中血液成分的微小变化都可以在舌头上迅速反应出来。
6.血压异常
脑卒中前血压也往往出现异常,血压如果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如果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脑卒中的防治
控制脑卒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预防脑卒中从我做起
1.合理膳食
(1)低钠饮食:平时应注意“少放盐”、“少吃咸”,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约平一啤酒盖)为宜。
(2)优“脂”饮食:限制动物(牛、羊、猪等)性脂肪的摄入,增加植物(如大豆、花生、葵花籽等)性脂肪的摄入,可有效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对于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作用。
(3)多食蔬菜、水果、谷类食物: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而且含有抗氧化的生物素,可以帮助预防脑血管疾病。
(4)适量饮用红酒:红葡萄酒有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效用,适量饮用可以减少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控制“三高”
(1)控血压:普通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血压通常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年龄>65岁)收缩压一般应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2)控血糖:理想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7mmol/L。
(3)控血脂:血脂异常者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血脂的调控目标,应将LDL-C降至2.59mmol/L以下。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戒烟限酒:饮酒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50g,女性不应超过20g。
(2)保持健康心态和良好情绪。
(3)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4、定期做专项体检
尽管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经常进行体检,但是一般体检有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建议适当做专科体检,尤其是有脑卒中危险因素存在时,通过专科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隐患,能够及时得到对症治疗。
【本期专家】
于硕,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促进研究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会员 辽宁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会员 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癫痫、眩晕症、面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具有系统的神经内科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