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英文主题为“Global solidarity,share dresponsibility”)。 主题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部门和个人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艾滋病的传染源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无症状的艾滋病感染者,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体液和组织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眼泪、唾液、尿等。其中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其它体液,包括唾液、眼泪等的含量都很少,尚不足以构成传染。
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传播。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制品等。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妊娠和分娩将病毒传给胎儿,也可以通过母乳哺乳传播。
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
共同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咳嗽、打喷嚏等 ;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什么是窗口期?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液中出现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为4-12周,最长为6个月。感染后第2周,机体开始产生抗体,但由于浓度不够,目前无法检出。一般到感染后第4-8周,个别人直到24周才能从血清中检测出抗体。采取核酸检测的方法可将“窗口期”缩短一半。
如何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预防经血液传播: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等;减少可能引起出血的服务:纹刺、针灸;不共用可能引起出血的器具: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等。远离毒品,抵制毒品。
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考虑是否避免怀孕;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最后给大家普及一下红丝带的意义
象征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象征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象征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本期专家】
王路,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制科副科长,主任医师。从事艾滋病防制工作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