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名肾病患者!
这绝不是微言耸听——据权威统计,在我国,肾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有超过1亿慢性肾病患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未来,中国每年新发的终末期肾衰的病人数在20到30万。
值得一提的是,慢性肾脏病一旦发病,其病理生理过程是无法逆转的,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比较有限。
由于慢性肾病知晓率、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且医疗费用巨大、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慢性肾病在医学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冬季是肾病的高发阶段,防治慢性肾脏病地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预防、有效干预,远离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威胁……带着一些列问题,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暨沈阳市老年病医院)肾内科主任牛铁明给出以下建议。
冬季肾病高发 有这些症状要警惕
据了解,每当寒冷的冬季来临,肾病门诊的病人就会增加。肾病的发病与季节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牛铁明主任指出,冬春季节是流感的好发季节,北方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极易流行。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还有扁桃体炎、中耳炎等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可能是链球菌,或者病毒等,可以引起免疫反应,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是由于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所致,导致肾脏弥漫性炎症细胞的浸润,临床上可以出现水肿、排尿异常、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严重时可以出现充血性心衰和肾功能异常。
急性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人预后良好,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个体健康差异,可以转变为慢性的肾脏病。
因此,我们要注意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少聚集,预防流感发生。同时积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是我们抗击病毒的关键,而一旦出现了发热、咳嗽、咽痛这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要注意多休息,尽快的恢复身体的健康。如果在呼吸道感染后一到三周出现浮肿、排尿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就医,及时发现肾脏的异常,积极的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病情迁延。
预防肾病 这些美味得少吃
不仅仅是感染、炎症、药物和慢性疾病疾病可以引起肾病,越来越多的人患肾脏病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每当家人和亲朋好友团圆聚餐时,吃上一顿小火锅、炖酸菜,啤酒炸鸡,这些无疑都是北方冬季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食物。殊不知,这些食物过量对肾脏里有害的。
首先是高嘌呤类的食物。
食用大量的火锅、浓汤等食物就会引起嘌呤类的物质含量超标,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可以诱发痛风,从而加重肾功能的损害。高尿酸血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可以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它却是一种可以累积多种器官和组织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容易造成肾功能的下降。尿酸盐晶体很容易在肾脏和泌尿系统沉积,诱发各种急、慢性肾脏病,长期的高尿酸血症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肾功能的恶化也会进一步导致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再次加重了高尿酸血症,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更要尽量少用刺激性的调味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高嘌呤的食物可以弃汤后减少嘌呤的摄入。多食用碱性的食物,以促进尿酸盐的溶解和排除。
其次是高蛋白质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饮食习惯中偏爱食肉的问题,在餐桌上是无肉不欢,这会导致摄入过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蛋白质在体内,会被分解为尿素等含氮物质,过量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经由肾脏代谢排出体外,增加肾脏的负担,长期如此,则会引起肾功能的减退。
第三是高盐类的食物,我们北方人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重口味的问题,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应急的新鲜蔬菜有所减少,很多老年人喜欢吃咸菜、酸菜、咸鸡蛋等这类食物,然而这些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都会加入大量的盐,长期的使用了就会促使血压升高,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也会导致肾功能的减退。
煎炸类的食物、甜饮料也不宜过多食用。
啤酒、炸鸡、奶茶,可以说是冬季北方年轻人最喜欢的食物,而《美国肾脏病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煎炸食品加喝甜饮料式的饮食会导致肾脏死亡风险增加,因为煎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的脂肪,饮料中增加了大量的糖,这些都是不健康的食物,导致摄入热量过剩。同时,在加工的食物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大量的盐和磷,而肾脏病的患者们很难将这些物质从血液中滤过掉,因而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目前,全球的疫情仍然很严重,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的应对,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是抵制疫情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已经有肾脏病的患者,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存在蛋白丢失等因素,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
因此,在冬季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预防流感的发生,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起居、避免受凉,少熬夜,适当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对于肾脏病的防治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