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相关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为学生成长打好底色,让思政课成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定于2020年12月2日在沈阳市第七中学(主校区)召开沈阳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现场会暨“习语”进课堂特色课巡礼第六站。
本次活动是沈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首场教学现场会。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第27中学、沈阳市第七中学、沈河区泉园第二小学的4位思政教师围绕“守望绿色家园”这一主题,同台上课,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有效实施路径,立体化展示了沈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展,思政课是一个“跨学段”的有机整体,贯穿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伴随孩子的成长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间隔、课程边界, 本次观摩活动在助力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的同时,也是一次“思政课的盛宴”,为推动“习语”进课堂活动不断深入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信仰问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充分发挥政治学科“主心骨、主旋律、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是落实思政学科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4位教师根据各自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课堂教学设计,践行‘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与担当,力求循序渐进、相互衔接,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将知识传授和铸魂育人融为一体。”“在这四节课中,小学阶段更侧重让学生去感受,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初中阶段侧重于感想,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高中阶段重在让学生去感悟,以梯度式的问题设计引向深入,树立家国情怀,培养辩证思维;大学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思维含量高,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学科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场流程再造式的教学改革,更是一场关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实现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思政课教师宏观考量,撬动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怀期待。我们将通过扎实专业的行动研究,探索提炼出可复制、高品质的大中小一体化贯通教学成果,促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